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正文

中国人扬眉吐气的历史***,中国人扬眉吐气的历史***是什么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国扬眉吐气历史事件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中国人扬眉吐气的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李鸿章出访英国当着女王放响屁扬眉吐气了吗?
  2. 最让你扬眉吐气的事是什么?

李鸿章出访英国当着女王放响屁扬眉吐气了吗?

个人以为,动辄拿晚清第一名臣李鸿章开刷,那是市井无知之人饭后闲侃之谈资而已,可谓荒谬、无聊之极。

比如时下流行说李鸿章的笑话有几个:

中国人扬眉吐气的历史事件,中国人扬眉吐气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李鸿章出使美国,上厕所不知往哪里拉,就拉在了长袍衣摆上,然后往天上一抛,然后满天花板都是星星点点。刚好有一老外入厕,李鸿章给对方十美元,叫对方不要说出去,对方惊讶的说:“我给你二十美元,请你告诉我你是如何拉到天上去的”;

二、说李鸿章出使英国,误把英国人餐前洗手的洗手盆里面的水当饮用水喝了几口,出于礼节,英国女王和英国大臣也只好跟着效仿。用餐时李鸿章用不惯刀叉用筷子,夹饺子时滑落在桌子上,重新夹起实用,英国人以为是中餐程序,也故意掉桌上,再夹起食用;

三、说李鸿章谈判失败,故意在女王接见时放了一个响屁,然后顿觉扬眉吐气。

中国人扬眉吐气的历史事件,中国人扬眉吐气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以上三种行为,断然不会发生。李鸿章固然生于自闭、守旧的晚清,但是出去访问,代表的是一国之尊严和脸面,即便不知道别国的习俗礼仪,难道大清那些留洋派、外事专家不知道予其培训、提醒和妥善安排?

即便最后一种在会见时放屁,出于生理特殊问题,确实有可能发生,但是身为晚清外交资深人士,晚清重臣,儒学传人的李鸿章也一定不会因此沾沾自喜、扬眉吐气。不论中外,人际之间、国际之间基本礼节是相通的,这样一个有身份学识的老人,绝对不会毫不知耻的通过在外国元首面前放屁来获得外交成就感,如果确有其事,估计也是老脸臊的通红,无以自处。

所以,能够编排出此类笑话的人本身,就是市井之徒,不学无术,根本不知道礼仪为何物。更是故意贬低、丑化国人,以满足其阿Q精神

中国人扬眉吐气的历史事件,中国人扬眉吐气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李鸿章是晚清时期的顶梁柱、定海神针,外交经验非常丰富,被称为“晚清外交第一人”,1896年3月,慈禧太后派74岁高龄的李鸿章出访欧美,了解西方国家政治和外交情况,并与英国讨论增加进口关税的问题。


李鸿章一路参访了沙俄、比利时、瑞典等国家,受到了高规格的接待,于8月3日到达了英国,接连与英国首相及外相讨论增加进口关税的问题,但是丑陋的英国人的态度的蛮横的,根本就不屑与李鸿章谈这个问题,而且向李鸿章提出了极为无礼的要求,就是大清的全部口岸要对英国人开放,真是弱国无外交啊,面对英国人的咄咄逼人,李鸿章只能忍气吞声,双方谈得极为不愉快。


到了英国的第三天,李鸿章前往奥斯本行宫,觐见英国女王维多利亚,有了和外交大臣谈判的不悦,李鸿章在女王面前显得有点放肆,他手执颂词,向维多利亚女王三鞠躬,女王也起身弯腰相谢,回致答辞,李鸿章把从北京带来的精美礼品奉上,维多利亚女王笑盈盈的把两块镶嵌钻石的金表回赠给李鸿章。

就在这时,李鸿章突然放了一个响屁,全场是尴尬万分,不过好在李鸿章比较老道,他在女王面前像在慈禧太后面前那样紧张,他镇定自若,若无其事,而维多利亚女王似乎也没有介意。

李鸿章憋了很久的响屁以放完,就扬眉吐气,如释负重,整个人轻松多了。


晚上,维多利亚女王设国宴款待李鸿章,呆板的英国人十分注重赴宴和餐桌上的礼节,用餐时举手投足都有讲究,晚宴前一般都要吃水果,为了清洁卫生起见,主人在桌上每个人的面前放了一盆清水供客人洗手,维多利亚女王出于礼貌,请李鸿章先用,李鸿章他不知道啊,他也不想问啊,李鸿章也没有推辞,于是端起这盆洗手水就喝了一口,这维多利亚女王见状一愣,但为了尊重东方贵客,也只好跟着照着做,其他在座的大臣也一个个端起洗手盆,喝了几口。

为了使东方人就餐方便,桌上放有刀叉和筷子两副餐具,供客人各取所需,到了吃主食的时候,李鸿章拿起筷子,请英国人也使用筷子,并且他还故意用筷子夹起一个饺子,然后掉在胸前的酒杯里,几个英国人见状,也纷纷效仿,把饺子夹起来,然后让其掉进酒杯里,顿时溅得满桌的酒水,满桌的人抚掌大笑,好不高兴。


李鸿章在英国参访时还有一件有趣的事跟大家分享一下。

大家知道,英国人吃饭用的是刀叉,而中国人习惯用筷子,李鸿章到访英国,受到了高规格的接待,有一天,招待他吃烧鸡,英国人比较绅士,拿起叉子将烧鸡按住,然后开始用传统吃牛排的方式切鸡肉,费尽一番周折后才切下来一块鸡肉,相当的笨手笨脚。

而李鸿章看不惯他们的吃法,不就是吃鸡吗,干嘛那么费力,让我来,只见李鸿章上手抓起一只烧鸡,用手一掰,一边撕一边吃,行云流水,干净內落,吃的那个津津有味,英国佬看到了李鸿章吃鸡的情景,对他的这种吃法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也效仿李鸿章用手撕着吃。


英国佬发现用手撕着烧鸡吃的方法太方便了,于是这种方法在英国广泛的流传开来,可以说李鸿章为英国鬼子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吃鸡方式,打破了他们自古以来的吃鸡惯例。


首先***发生在1896年,当时清***被多国列强侵犯,赔款割地、丧权辱国。李鸿章作为晚清重臣,头等钦差大臣出访英国明着是借此机会了解欧洲各国,以发展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制夷。实则还肩负着一个重任–请求增加关税。因为1842年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时清***以丧失国税自***,这使的英国商品大量入清,形成倾销,增加关税能发展民族产业。最主要的是能直接增加清***的财政收入。在这个背景下李鸿章出访英国会见英国女王应当不至于用"放屁"来表达大清的不服输,以此“涨脸"。毕竟李鸿章也是一国中堂,有头有脸的人物。可能长期在外奔波,水土不服,再加上当时李鸿章已经74岁高龄,难免有些难以自控了。


李鸿章在英国女王面前放响屁,出了宫殿又刻意吐口痰,这在现在是极不文明的行为,在李鸿章那个时代也不能算雅致,这些动作他敢在老佛爷面前做吗?估计不大可能。

弱国无外交,李鸿章到欧洲访问,碰了一鼻子灰。作为世界霸主的英国,根本不会在意中国,不会答应中国的任何要求。李鸿章憋住一肚子气没地方散,总得有个开解的方式,放屁吐痰就是这种情绪的发泄。

看到李鸿章的行为,我忽然想到鲁迅的《阿Q正传》。阿Q挨了打说“儿子打老子”,讨不到老婆,说“我儿子比他阔多了”。都是中国人,李鸿章和阿Q也没什么区别,都在玩精神胜利法。

英国两次鸦片战争把大清打得遍体鳞伤,满地找牙,颜面扫地,但是,大清朝的臣民眼里西方列强还是蛮夷。英国打中国人就是儿子打老子,就是野蛮人打文明人,李鸿章放个屁吐口痰,表达的是蔑视是瞧不起,是弱者的精神胜利法。

李鸿章放屁吐痰这样的事,正史大概不会记载,只可能是野史传说,真***很难确定,不过我相信他是真的。

甲午战争后,日本人要让大清割让东北,李鸿章作为钦差大臣与日本人谈判,他气愤人本人的蛮横,不想把东北割让给日本,但又无能为力,于是请俄罗斯干预。最后,东北日本人没得到,却落得俄国人手里。李鸿章当时请俄国人干预时不知道这个结果吗?知道。日本人没得到东北,日本人就失败了,大清就算赢了,这也是精神胜利法。

李鸿章要不是放个屁吐口痰,估计得气死在英国,他的做法是在自救。

李鸿章是晚清时期有骨气的外交家。面对外国强恶势力,不挠不屈,昂眉吐气。虽然只是一个响屁,但表示了对傲气十足的英女王的轻视。虽不算扬眉吐气,但也表现了李鸿章坚强不屈的立场。

最让你扬眉吐气的事是什么?

最使我感觉扬眉吐气的是抗美援朝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一把炒面一把雪,以最劣势的武器和后勤装备打败了以美国为首的武装到牙齿的联合国军队!它打出了国威、军威!并向全世界充分证明了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人民和军队是不可战胜的!这是一场立国之战!此役之后,任何世界列强再不敢小觑中国!而中国人民从此昂首挺胸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今天能有七十年和平正是这一仗打出来的!

为我们的领袖毛主席、我们的党、我们的人民和军队骄傲、自豪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人扬眉吐气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人扬眉吐气的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