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宋真宗人物传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宋真宗人物传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宋徽宗赵佶是宋朝第八位皇帝,是宋神宗的第11子,宋哲宗的弟弟。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年仅25岁的宋哲宗病死,经过一番激烈斗争,在向太后的支持之下,当时的端王赵佶被立为皇帝。后金兵南犯,徽宗匆忙禅位于儿子赵桓,但不久后金军攻入汴京,北宋灭亡,徽宗和儿子钦宗被掳掠到五国城,最终死在那里,成为一代君王的悲剧典型。
宋徽宗是一位有很高造诣的艺术家皇帝,尤以绘画称绝,但在治理国家上,他既没有什么远大的政治理想和抱负,也没有什么超强的能力,他最多的时间是潜心研究绘画,钻研书法,醉心于自己的艺术创作。他创造出独树一帜的“瘦金体”,瘦挺爽利,侧锋如兰竹,与其所画工笔重彩相映成趣。
但是在政治上,宋徽宗显得低能昏庸。他重用奸佞,朝中蔡京童贯之流横行,国政乌烟瘴气、一塌糊涂;经济上横征暴敛,民不聊生,引发了多起农民起义,有名的如方腊、宋江;军事上制定了错误的战略,联金抗辽,结果引狼入室,身死国灭。终徽宗一朝,也拿不出几样值得称道的事情,人们能够记住的就是他的工笔绘画,他的瘦金体,他的***园林里的太湖石,以及他最后悲惨北迁,受尽屈辱,魂亡异乡。
世人历史中的宋徽宗只是一个喜爱道家,搞一些花石纲,在汴京建造一些人文景观,劳民伤财。他个人的“瘦金体”书法名扬古今,绘画也是一绝,对治理国家没有什么长处,没有什么政治抱负。
其实宋徽宗即位之初也是有政治抱负,不过他的政治抱负太天真,很快被北宋的朝堂上的党争碾压的体无完肤,天真被显现实击败,也只能随波逐流了。(宋徽宗所做《祥龙石图卷》,故宫收藏)
宋神宗有两个儿子做了皇帝,第六子赵煦继任宋神宗的皇帝位置,是谓宋哲宗;第十一子赵佶,继承宋哲宗之后的帝位,是谓宋徽宗。宋徽宗完全执政之前,党争持续不断。
王安石改革最大的支持者是宋神宗,主要是为了富国强兵。支持者大臣主要有吕惠卿、章惇、蔡确等人,支持变法的人被称作“元丰党人”,元丰(1078-1085年)是宋神宗年号,在这期间实施变法;反对变法的人主要有宋神宗的祖母曹太后、母亲高太后,大臣有韩琦、司马光、曾公亮、苏轼、富弼等人,这一批人被称作“元祐党人”,元祐(1086年为元祐元年)是宋哲宗的第一个年号,在高太后垂帘听政期间,反对王安石变法的大臣得到重用。
王安石变法期间,很多反对变法的大臣被贬谪。
2、高太后垂帘听政。(1086-1093年)
1085年,宋神宗病死,太子宋哲宗即位。由于宋哲宗年幼,高太后垂帘听政。高太后在王安石变法之时就反对变法,垂帘听政之后对变法派进行打击,贬谪了众多的改革派官员。而已司马光等为首的反对派纷纷被提拔到朝堂之上,几乎所有王安石变法的措施都被废除。
高太后并不是宋哲宗的生母,她对宋哲宗的生母朱氏也不待见,垂帘听政之后迟迟不肯放权,即便是宋哲宗到了执政的年龄。高太后在朝堂之上和宋哲宗对坐,大臣们奏事都拜见高太后,宋哲宗只能看到大臣的***和脚跟,只有极少人拜见宋哲宗。
3、宋哲宗掌握权力。(1093-1100年)
宋徽宗虽然不擅长政治,好花鸟,但他也是有政治报负的,《水浒传》在一定程度上抹黑了宋徽宗。
令人意外的是,北宋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时候也正是宋徽宗时期,这也是北宋少有的对外战争的高光。
宋徽宗继位之后,渴望建功立业,开疆扩土,振兴大宋,青史留名,于是便任命主战派的蔡京为相,主导开疆事宜。
崇宁二年(1103)六月,徽宗任命王厚为洮西安抚使,令其即日出征,并遣内客省使“童贯”偕往。
经过一系列战役后,宋军于第二年四月彻底消灭了河湟吐蕃***,至此,河湟之地尽归北宋。
同年五月十二日,宋朝改鄯州为“西宁州”,是为今青海西宁市名字之始。
新疆且末若羌地区的黄头回鹘也望风而降,宋朝西部边界由此达到了新疆塔里木盆地的东南边缘。崇宁四年(1104年),北宋置陇右都护府,面积约30万平方千米,都护为高永年。
著名的联金灭辽战略也是宋徽宗渴望实现政治报负的重要国策,当然,失败也是后话了。
在一般人眼里宋徽宗是一位才华横溢的皇帝,但是治理国家却显得很无能。这就有了[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的说法。或许,他只有皇帝的“命”却没有作为好皇帝的“运”。
宋徽宗是古代少有的颇有成就的艺术型皇帝,他给后世子孙留下许多宝贵文化遗产。他酷爱书法就创造出了“瘦挺爽利,侧锋如兰竹”的“瘦金体”,是书法史上的独创,堪称独树一帜。他挚爱绘画不仅创立了宣和画院着重培养绘画人才,他自己的绘画技艺也自成一派,堪称“院体”。
宋徽宗是不是只会写写画画,他有没有什么政治抱负呢?其实我们看看宋徽宗的治国理念,也是可圈可点的,也是有亮点和高光时刻的。从以下两件事可以看出一些端倪:第一,“推行新法”。执政初期,宋徽宗听取各方意见,打算调和新旧两党的固有矛盾,可以看出初期的宋徽宗还是想励精图治的。新旧两党的矛盾早在神宗、哲宗两朝就闹得很厉害,其结果是互相攻伐谁也做不成事。经过两年的经验总结,宋徽宗发现了问题所在,一改左右逢源,和稀泥的政策,下狠手打击旧党,大力扶持新党。他启用了蔡京作为唯一的宰相,以免相互倾轧。事实证明宋徽宗对蔡京的任用是正确的,蔡京对新法的执着和执政能力,确实是没有人能够代替的。宋徽宗推行新法就是想励精图治,改变现状。第二,“联金抗辽”。宋徽宗为了完成先祖赵匡胤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心愿,当辽国在女真族的起义中摇摇欲坠的时候,决定执行“联金抗辽”战略,趁辽国军队忙于对付女***的机会,强行夺回燕云十六州。宋徽宗想收复了燕云十六州,就可以恢复北方防线,宋太祖、宋太宗等人都未必能做到的事,如果自己做到了,自己会成为比宋太祖还伟大的君主。
宋徽宗作为一代帝王,自然有他的功绩也有他被诟病的地方。他也不是只知道写写画画,而没有政治抱负的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宋真宗人物传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宋真宗人物传记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40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