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伟大的会合指那一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伟大的会合指那一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936年10月9日,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胜利会师,标志着历时两年的红军长征全部结束。会宁会师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转折点,是革命力量的大汇合,是革命团结的象征,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基础,是长征史上的不朽丰碑。 中国工农红军的伟大长征,转战14个省,冲破***军数十万兵力的围追堵截,克服雪山草地的险阻,忍受饥寒伤病的折磨,战胜党内分裂的危机,终于完成了战略转移的艰巨任务。红军长征的胜利,成为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三大主力红军在西北会师,为开展抗日战争的新局面创造了重要条件。
解释:
几支独立行动的部队在一处会合。
比喻几方面人员的会合。
行军时各路人马聚集于一处。
出处:
《左传·文公十六年》:“楚子乘馹,会师于临品。”
清·昭连《啸亭杂录·记辛亥败兵事》:“八月,会师於科布多城。”
秦牧《长河浪花集·深情注视壁上人》:“转战粤东、湖南,和伟大领袖毛主席在井冈山划时代的会师。”
周恩来《在全国文代会上的报告》二:“这次文艺界代表大会的团结……是从老解放区来的与从新解放区来的两部分文艺军队的会师。”
浩然《艳阳天》第一四一章:“王国忠拉着萧长春的手,一边朝人群那边挤,一边说:‘老萧,这回可是胜利会师了!’”
应该没有特别意思吧,如果是小学二年级的孩子们之间的说辞,应该是会面或久别重逢的意思。
例如孩子们相约出去玩,约定在某某公园门口不见不散,见了会说会师了。长时间不见面,例如收***后又开学见面了,也会很高兴地调侃大山:又会师啦。
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于1935年6月,在四川懋功与张国焘领导的红四方面军会师;中央红军与1935年10月抵达陕北吴起镇,与红十五军团胜利会师;1936年7月,贺龙,任弼时领导的红二、六军团在西康与红四方面军会合,红二、六军团组成红二方面军;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分别与甘肃会宁、静宁胜利会师,标志着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红军长征的胜利结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伟大的会合指那一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伟大的会合指那一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41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