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重大历史事件中国画作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重大历史事件中国画作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国画发展和演变分以下几个时期::先秦两汉时期民族绘画风格的初步形成;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的发展阶段;绘画趋向全盛的隋唐五代时期; 蓬勃兴盛的二宋时期绘画;以笔墨情趣为主流的元代绘画; 明、清时期绘画流派的涌现;继承与发扬并存的近现代绘画。
这里所指的中国画,就是卷轴画。也就是在纸或绢制成的手卷或立轴上,用毛笔和水墨或水墨淡彩画成的绘画作品。
中国画发展史,在这里即卷轴画的风格演变历史。中国画自战国以来,发展到清朝鸦片战争之前,已经过约2000年的发展,历史是相当悠久的,风格也经历了多次的变化。
战国 《人物御龙图》和《龙凤仕女图》是出土的战国楚国帛画,笔墨简洁,人物神情生动。虽然不能叫卷轴画,但可以窥见当时的绘画水平。随后出土的汉代长沙马王堆的西汉初驮俣家族墓的帛画和导引图,构造复杂仍井然有序,造型更为完美。令人以想象当时绘画水平达到如此高的艺术境地。 人物御龙图 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是卷轴画的滥觞期,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画出现了。此时人物肖像画是主要的创作主题。
顾恺之(348年-409年),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人,是东晋时期最杰出的画家,我国如今存世最早最完整的国画作品就是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原作已轶失,现存唐代摹本,收藏于大英博物馆。
顾恺之师从卫协,有“画祖”美誉,和南朝陆探微、张僧繇、唐代吴道子并称为“画家四祖”,精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南朝(齐)谢赫的《古画品录》品评以陆探微第一,顾恺之则“神韵气力,不逮前贤;精微谨细,有过往哲。”,而唐代张怀瓘的《画断》则首推首位:"张僧繇得其肉,陆探微得其骨,顾恺之得其神。",其传世画作《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斫琴图》等(皆为模本)堪称稀世珍品。
中国画家在西汉和东汉开始涌现,在魏晋南北朝尤为突出,东晋画家以顾恺之为代表,字长康,无锡人。他不仅“画山有灵,画人传神”。
代表作有《洛神赋图》、《女史箴图》等神品传世,而且文才出众,专心致力于艺术事业并达到痴呆的程度,历史上有“画绝、才绝、痴绝”的美称。
近现代史上驰名中外的画家为代表,分别有齐白石、徐悲鸿、潘天寿、李苦禅、张大千五位画家最具代表性。
齐白石的代表作:《蛙声十里出山泉》、《虾》等。
徐悲鸿的代表作:《愚公移山》、《群马图》等。
陈之佛的代表作:《春江水暖》。
潘天寿的代表作:《小龙湫下一角图》、《雁荡山花》。
李苦禅的代表作:《双栖图》,以及张大千的大泼墨泼彩山水数不胜数。
1 清明上河图为北宋风俗画作品,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该画卷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作品以长卷形式,***用散点***的构图法,生动地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城市生活的面貌。2 《洛神赋图》,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珍品。绢本,设色,纵27.1cm,横572.8cm。原《洛神赋图》卷,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绘制(宋摹)3 《千里江山图》,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珍品。绢本,设色,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 为中国北宋青绿山水画作品。作者 北宋·王希孟4 《汉宫春晓图》,中国重彩仕女第一长卷。绢本重彩,尺幅很大,37.2cm×2038.5cm,作为装饰性绘画来说属于巨制。作者 明·仇英5 《步辇图》,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珍品。绢本,设色,纵38.5厘米,横129.6厘米,为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所绘,线条流利纯熟,富有表现力,是一件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作品。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重大历史***中国画作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重大历史***中国画作品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43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