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1781年中国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1781年中国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十八世纪德国历史发展的特点.德国资产阶级的政治妥协性与思想软弱性。
十八世纪德国文学的三个时期。启蒙运动时期的文学(1700—1770)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德国的民族文学。约翰•克里斯托佛•高特舍特(1700—1766)的文学主张。高特荷德•埃夫拉姆•莱辛(1729—1781)的文艺理论著作和美学思想。莱辛的戏剧创作和悲剧《爱米丽雅•迦洛蒂》(1772)。
“狂飙突进”时期文学(1770—1785)。文艺理论家约翰.高特夫利特•赫尔德尔(1744—1803)是“狂飙突进”运动纲领的制订者。“狂飙突进”运动是一次全德性的资产阶级文***动,对促进德国民族意识的觉醒起过积极作用。青年歌德和青年席勒,是它的代表作家。
“古典”时期(1786—1805)是德国文学的繁荣时期,代表作家是歌德和席勒。约翰•弗里德里希•席勒(1759—1805)的作品“洋溢着对整个德国社会挑战的叛逆的精神”(恩格斯)。《强盗》(1780—1781)的批判精神和抗暴精神。《阴谋与爱情》(1784)反映了封建贵族和市民阶级的冲突,真挚的爱情与宫廷政治阴谋的矛盾。恩格斯认为,《阴谋与爱情》是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
谢谢邀请。甘肃监粮冒赈案被称为清朝第一大***案。
背景:乾隆末年,甘肃撒拉族发生暴乱,敌对双方是新教和旧教,朝廷支持旧教,新***苏四十三率众反抗,可以称为反清起义,起义军声势浩大,直逼兰州。
乾隆派兵围剿,军费是个大问题。按理说,军费都是朝廷从税收中抽调,没想到甘肃布政使王廷赞,可以称为甘肃***,主动请缨,愿意捐献四万作为军费。
没想到,热面孔贴上了冷***,乾隆爷并没有买他的账,心想一个***哪来那么多钱,于是进行调查。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下牵出了长达七年之久的全国***答案。
大老虎不是王廷赞,因为七年前他还不是***,***是一个叫王亶望的人,他借粮食储备不足之名,提议开启捐监,捐监就是捐献粮食,和卖官鬻爵目的差不多。但是王亶望没有让人捐粮,而是改为捐钱。并且根据甘肃各个县的情况,定出了捐钱的额度。当然这些钱都是当地的土豪出的,然后王亶望和中央说,我从土豪搜上来的钱,用来赈灾,言外之意就是不需要国家一分钱,我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结果,灾情越来越严重,乾隆派人前去调查灾情,当然已经被王亶望买通了,大家都***,***账。就这样,王亶望钱越来越多,政绩越来越好,后来升任走了,王廷赞继任。
就这样,他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在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甘肃流民灾民跑到京城,大嘴巴纪晓岚借和珅之口说出实情,最后派人查出真相,便说的是乾隆时期第一大贪腐案:甘肃冒赈案。这个案子掀起了所谓乾隆盛世的阴暗面,戳痛了敏感的神经,故而乾隆皇帝恼羞成怒,严厉处理了一大批涉案官员。 在圣旨中训示:
甘肃此案,上下勾通,侵帑剥民,盈千累万,为从来未有之奇贪异事。案内各犯,俱属法无可贷。
事情的起源在于平定西北叛乱之后,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朝廷发现甘肃粮饷亏空,而且似乎年年都干旱,让朝廷拨款。
加上当时的布政使王亶望生活奢侈,为人高调,动辄可以充款万两级,引发怀疑。乾隆皇帝发问:王延赞仅任甘肃藩司,何以家计如此充裕?其实,冒赈的弊端源于捐监制度(买卖功名),所得款项来筹集军费和维持地方财政的平衡。循化厅撒拉族人苏四十三反清起义平定之后,王亶望联合兰州知府蒋全迪,为各县预定灾情,领取朝廷赈灾银两:
按照各县报灾的轻重,定出收捐数额,由藩司衙门预定份数发单给各县,令各县照单开赈,谎报灾情,这就是所谓冒赈。
朝廷不都是傻子,按图索骥之下,一桩惊天大案逐步浮出水面。民间流传歌谣,王亶望敛财有道,往往是:一千两见面,两千两吃饭,三千两射箭。代价堪比与巴菲特吃一顿中午饭的拍卖价格了。
在乾隆时期官场上,几乎所有人独善其身很难。经过朝廷派员核查,牵涉总督、布政使及以下道、州、府、县官员113人,最终追缴赃银281余万两,可以说没有一个官员是未参与的。不仅如此,清代官场运作之事树大根深,牵扯广泛,案情也波及到直隶、盛京、江苏、浙江、云南、河南、陕西等多个省,很多大员牵扯在内,地域分布极广。
至乾隆四十六年初,甘肃省共有274450名报捐监生,收得银子15094750两,而各级官员,往往层层克扣,不入府库,经过严格审核,合计侵吞银子2915600两,数额之大,可谓前所未有。
故而乾隆知道真相后斥骂,没想到:官官相护之风,至于举朝皆然!乾隆决意借此政治吏治,于是降旨严惩涉案人员,表示不可因罚不及众仍存姑息:
总督勒尔谨赐令自尽、两任布政使王亶望和王廷赞、兰州知府蒋全迪依***法;
甘肃捐监一事立即禁止,不得再借捐监敛财;
侵贪赈银千两以上的官员程栋、陈严祖等56名贪官正法;
免死发遣46人,革职、杖流、病故、畏罪***数十人。
代理陕甘总督的李侍尧,夙兴夜寐,最终革除利弊与积习,终于使得地方重回清明,流民得以安置。当然,乾隆对此也不是没有责任。他一开始放任捐官买卖功名,事情坐大没有及时纠正,西北军事费用太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最后酿成官场恶习,乾隆皇帝必然是责无旁贷,盛世走下神坛。
历史传讯社,基于共享理念下的历史学人社区。我们立足于原创,书写历史,资鉴现实,努力建设为一个有情怀和质量的新传播媒体。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1781年中国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1781年中国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43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