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这个问题so easy啊,你可以想像一下你是曹***会怎么做。第一,掌握汉献帝的后宫,把汉献帝皇后、妃嫔全弄死,换成自己闺女或者侄女等。后宫侍卫宫女全都换成自己人!第二,掌握朝廷实权,同情汉献帝或者不听自己话的官员,都流放或者弄死。第三,在礼仪上当一个“忠臣”,在平时或者重大节日现场,都要给足汉献帝面子,该怎么来就怎么来,让天下人看到我曹操的忠心。做到以上三点,曹操就可以随心所欲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啦。
曹操!字孟德!汉朝丞相!名为汉相实为汉贼!三国中第一奸雄,手段极为凶残,曾因军饷问题,命人盗墓!后成为盗墓行业的祖师爷!其凶残度不得不令汉献帝胆寒!由此曹操便可肆无忌惮的发号施令,令其他诸侯臣服!
其实这句话是有两种说法的,而就这两种说法就让这句话的意思完全颠覆,下面我就来简单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挟天子以令诸侯”,如果是曹操的说法,那他说挟天子就有点不得人心了,还有令诸侯,是令得动刘备还是令得动孙权?所以这句话都是反对曹操的人用来评价曹操的。
但是这句话在曹操这里其实也是有的,不过说法不一样,是“奉天子以令不臣”,而这句话的意义可不简单啦。
曹操之所以要将天子掌握在手中,就是要争取当时心系汉朝正统的世家大族的支持,比如说荀彧、崔琰这些世族出身的人,都在曹操阵营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也就表明曹操早就已经认识到如果不启用这些出身大族的名士,就不能让自己的势力进一步扩大,换句话说,其实曹操在这时就已经承认了世家大族的影响力和政治地位。
东汉末年,十常侍之后乱后,董卓弄权,把持朝政。公元189年,董卓废汉少帝刘辩,立刘协为皇帝。董卓被王允和吕布设计诛杀。董卓旧部李傕以此为由攻入长安,再次挟持了献帝。此后,汉献帝千辛万苦逃出长安。不料在公元196年,他又一次落入曹操的控制,并迁都许县。曹操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
这对于曹操来说,有着非凡的意义。
一是曹操以汉室为正统,表示拥护汉室,依仗汉室朝臣身份扫荡、消灭了许多的诸侯,如韩遂、张绣等;
二是逐步取代袁绍在北方的地位。“挟天子”后,曹操逐步与袁绍平起平坐。在袁绍表示不拥护汉献帝时,多方义士投奔曹操。由此,曹操才有消灭袁绍势力的决心,成为北方最大势力,为统一北方乃至之后的大一统奠定良好的基础。
与其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倒不如说他是“扶天子以令诸侯”,由始至终,他均未有改朝换代。这也正如曹操所说: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留言,关注!
曹操的实力逐渐地强大以后,为了在道义上占据高位,于是***装把汉献帝迎接回来做皇帝,其实不给汉献帝一兵一卒,曹操掌握着实际上的***,汉献帝只不过是被用来代替曹操说话的木偶罢了。曹操利用汉献帝的名声,四处征战,势力越来越大。
很多人都把汉献帝刘协看作是是一个可怜人。一生命运多舛,从出生母亲便被何皇后给毒死,由奶奶董太后抚养长大。
本来他的爸爸汉灵帝准备立他做太子,可谁知他大哥刘辨外戚家的实力强大,硬生生的改了遗诏。只让他做了一个陈留王。
董卓重新把他立成了皇帝,却夜宿龙床,把后宫搞了个一团糟;曹操解禁了刘协,却通过他的口发布命令,把他做成了一个傀儡。“挟了天子,以令诸侯”。
曹操病逝之后,又被曹操的儿子曹丕给逼迫做了禅让。连这个傀儡皇帝都当不成了,只做了一个山阳公。
从上面所写的东西看,汉献帝刘协这一辈子是比较悲催的。一辈子都在做傀儡。但这里面似乎隐藏着一个问题:汉献帝到底傀儡不傀儡?悲催不悲催,似乎他本人并没有说什么,而是都是我们这些后人以自己的观点为出发点所说的。
那真实的历史会不会存在这样一种情况:汉献帝刘协自始至终都是有一种感恩的心?他对曹操和曹丕父子,甚至对于董卓,对于那些曾经帮助过他的人。都有一份感恩的心在里面。
而正是由于他的这份心性,从何进——董卓——曹操——曹丕——曹睿。在这些或阴险狡诈,或凶狠残忍,或雄才大略的人物中,他始终能够做到,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
我们沿着这个思路想下去,再结合真实的历史,尝试着推断一下汉献帝刘协的心路历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44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