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人物传记之魏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人物传记之魏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三国志》记载了很多人物传记,魏延也在其中,记载在《蜀志.卷四十 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记载了魏延的生平。魏延的生平是怎样的呢?
魏延,字文长,按照籍贯来分,他属于现在的河南人。历史上对于他的相貌没有过多的描述,后人虚构了他的形象,认为他的相貌和关羽相似,也许是为了塑造武将勇猛的形象。魏延是部曲出身,早年追随刘备。关于魏延追随刘备,《三国演义》有这样的一个故事,是说刘备攻取长沙的时候,魏延杀死了韩玄,献出了长沙城,之后关羽引荐,哪知诸葛亮不由分说就要将魏延斩首,说他背后有反骨,日后必反,后经刘备劝阻,诸葛亮才没有杀掉魏延。当然,这只是小说家言当不得真。
后来,刘备在攻取四川和汉中等地的时候,魏延就跟随刘备作战,魏延也平定了广汉郡。魏延在整个过程中,数有战功。因为战功,魏延的职位也屡次得到升迁,做了牙门将。刘备回成都之后,魏延做了汉中太守。
诸葛亮北伐之后,魏延多次跟随。只是他跟杨仪有矛盾,在诸葛亮死之后,杨仪掌管了兵权,魏延不服,独自帅兵,杨仪便以魏延谋反的罪名上告后主刘禅,刘禅听信了杨仪的谗言。杨仪派马岱将魏延斩首,并夷灭魏延三族,一代名将就此凋落。
魏延被屠灭三族,陈寿在三国志中说,“览其举措,迹其规矩,招祸取咎,无不自已也。”魏延自身的祸患和罪责,都是他自己造成的。
做为蜀国的核心将领,魏延的能力不弱于关张。从刘备弃用张飞,提拔魏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兼汉中太守来看,魏延智勇兼备。汉中既是巴蜀的门户,也是北出秦川的根据地,刘备曾问魏延说,“如今我把镇守汉中的重任交给你,你打算怎么办呢?“魏延回答说,“如果曹操率领全国军队来攻,我将为大王挡住他,如果他只派一个偏将率十万大军来,我将替您把他消灭。”刘备连连称好,众人也都认为魏延有能力,有气魄。后面果如魏延所言,镇守汉中,未有闪失。在刘备平定益州后,关羽督掌荆州事务,兼任襄阳太守,张飞镇守巴西,马超因为得羌胡拥护,任平西将军兼凉州牧,处于魏蜀交战前沿的指挥官,是关羽和魏延二人,他俩的能力得到刘备的认可。在建安二十四年,关羽进攻樊城的曹仁,“汉水泛滥,七军皆没“。这个时侯如果关羽攻魏防吴得当,荆州的关羽和汉中的魏延是蜀国北伐的两把尖刀,若“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这将是隆中对总体战略方针的实施。荆襄后勤充足,粮食甚至可以从敌国夺取,而后关羽毁败,北伐成功实际变的遥遥无期,后诸葛亮出祁山,多次因粮草不继而退兵“以木牛运,粮尽退军,十二年,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北伐无果,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诸葛亮军事谋略略有不足。魏延看在眼里,心里是不服气的。“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魏延的才能不能施展。认为诸葛亮胆子小。没有奇谋出奇制胜,将相关系处的不好。以至于诸葛亮病重,和其它众将商量退军时,魏延被排除在圈外,让魏延断后,如果魏延不服从命令,大军就自行出发。
魏延勇猛过人,对士兵很好,“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唯杨仪不***借延,延以为至忿,有如水火。”魏延和杨仪的矛盾公开,多次拔刀相向。魏延官居高位,军功卓著心高气傲,同事很多都避着他,怕他。魏延跟同事关系也处的不好。
诸葛亮死后,魏延拒绝退兵,欲领兵与魏国交战,在得知蜀军按***退军后,抢先向南撒退,并火烧栈道,后来军众皆散,魏延父子逃奔汉中,杨仪遣马岱杀死魏延父子,杨仪害怕魏延家人报复,于是杀掉魏延的三族,并以魏延违抗军令为由,坐实魏延谋反的罪名。
魏延死后葬在石马乡,刘禅派蒋琬了解情况,推究魏延本意,他之所以不向北投降魏国而向南撤退,只是为杀掉杨仪,没有谋反之心。他与众人不和,还是认为人们会推选他接替诸葛亮。魏延的本意就是这样。
关羽爱护士兵,对士大夫却很傲慢,张飞敬重君子却不爱惜普通士兵,最终关羽被南郡太守麋芳出卖,断了退路败走麦城被杀,张飞也被小人所害。都是因短处而遭罹难。魏延没有吸取教训导致家族覆灭,和关张是一样的。
魏延本是受到刘备器重的将才,可惜因为以下三点被削去头颅。他临死前大喊三声“谁敢杀我”可见有多作死。
鲁莽 破坏七星续命
建兴十二年春诸葛亮夜观天象,惊觉命在旦夕。姜维推荐七星续命。诸葛亮点燃七七四十九支蜡烛,披发仗剑,踏罡步,踩七星。到了即将成功的最后一刻刻,魏延揭开帐篷大步流星的走进来跪拜。风同时也吹了进来,吹灭了主灯火焰,吹灭了蜀汉最后的希望。当时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心里遗憾莫名,觉得魏延该死。姜维当场拔剑,诸葛亮制止了。他说将星入命,实乃天意。
狂妄 狂妄自大
三声大喊“谁敢杀我,谁敢杀我,谁敢杀我” 魏延的狂妄在读者的心里会留下深刻的印象。三国时期英雄辈出,魏延卖主求荣本算不得什么英雄。他没有什么功劳却被刘备提拔为镇远大将军,汉中太守,到了蜀汉末期,蜀汉无将可用。魏延又资格老练。助长了他的嚣张气焰。他的狂妄给他带来灭顶之灾。
反骨 天生反骨
魏延本是韩玄守城之将。刘备带着人马攻打韩玄,魏延杀韩玄献城给关羽。关羽领着魏延到刘备那里,诸葛亮当时指出,魏延有反骨反问:“韩玄对你不薄,为何不忠不义食他俸禄,害他性命,留下此人,日后必反”诸葛亮要杀他,刘备阻拦下来。
后来,果然魏延反了。
老将出马一个顶俩,指的就是黄忠,干古流传。黄忠,老则老已,宝刀不老,箭法超群。至于关羽,太狂太傲。吕布已死,三国之中没人放在眼里,最后的代价是惨痛的。黄忠是他义释的,他能这样,而魏延又算那棵葱。
首先必须说明一个事实,就是黄忠是降将,魏延并不是。魏延历史上是刘备的部曲,在豫州时就跟随刘备走南闯北,一直都是有勇有谋。
魏延为何没有被封为五虎上将呢?因为历史上的蜀汉从来都没有五虎上将这一说法。只不过陈寿在编纂《三国志》时将关羽、张飞、马超、赵云、黄忠列为一传,明朝罗贯中在撰写《三国演义》时才从中杜撰出了五虎上将的说法。
▲五虎上将 剧照
至于为什么是黄忠不是魏延位列一传,可能有以下原因:
①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尊蜀抑魏的,魏延最后反叛,是不可能列入五虎上将。
▲魏延 剧照
②黄忠投靠刘备以后,为刘备入蜀、征伐汉中立下汗马功劳。黄忠在定军山之战中成力斩曹魏大将夏侯渊于马下,一举奠定刘备集团的胜利。
◆先看看关羽在知道五虎上将人选后说的话:“翼德,吾弟也,子龙久随吾兄,亦吾弟也,马孟起世代名家,可以与吾相并;黄忠何等人,可以与吾同列?”这席话似乎说出了马超成为五虎上将的原因——世代名家,但事实并非如此,马超和黄忠之所以成为五虎上将的原因是相同的,他们降蜀后,在战场上远没有魏延那样活跃,打他们却立下魏延没能立下的奇功,马超曾劝说六张投降,黄忠曾在攻打汉中时夺定军山,斩夏侯渊,刘备取汉中,黄忠作用最大。这两个人都为蜀国赢得了地盘,再回过头来看关长赵云,整个荆州是他们哥仨拿下的,五虎上将都为蜀国赢得了地盘。 我想这回大家应该明白了,五虎上将之所以没有魏延,是因为当时选择五虎大将人选的标准,是以攻占土地多少为标准的,魏延从来都是当副将协助五虎上将,蜀国攻下的每寸土地都不能算是他的功劳,所以五虎上将就没他的份了。此时魏延的战功却没有黄忠多,所以一定会位居黄忠之下。
▲黄忠 剧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人物传记之魏延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人物传记之魏延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46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