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秦朝的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秦朝的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第一个应该是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的变法,从根本上改变了秦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重要制度
第二个应该是秦惠文王派司马错借巴蜀两国内战而夺取两国之地,这使得秦国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3.秦国在农业上大力兴修水利工程,灵渠,郑国渠灌溉了秦国的农业,使得秦国能够有足够的军粮
4.商鞅在全国实行军功爵制度,只要在战场上斩杀敌军就能够升爵,得到***的补贴,免于劳役。在这种***之下,秦国的军队成了一群“虎狼之师“
5.炼铁技术的提高,秦国把当时的铁质工具用于农业,在武器上***用青铜和锡的一定比例来制造,这样的武器不光硬度要好,而且可以加长,这使得秦国在兵团作战中占得优势。
一,商鞅变法,使秦国富强起来,军事战斗力提高,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二,长平之战,公元前260年,秦国坑杀赵卒40万,赵国再也没有实力与秦抗衡。
三,修建水利工程,著名的郑国渠,灵渠,促进了农业发展。
四,策略正确,利用苏秦等远交近攻。
五,发展冶炼技术,秦国兵器锋利坚硬。
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7),秦始皇嬴政统一全国,建都咸阳。 ~~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开国皇帝刘邦统一全国,建都长安。 ~~ 东汉(25-220),开国皇帝刘秀统一全国,建都洛阳。 然后是三国魏蜀吴,于西晋统一。~~ 西晋(265-316),开国皇帝司马炎统一全国,定都洛阳。 ~~ 东晋(317-420),司马睿于西晋亡后即位,定都健康。
后为刘裕所篡,入南北朝。宋齐梁陈 相继而立。东晋宋齐梁陈时,北方五胡乱华,十六国纷纷登场,于北魏时北方统一然后又分裂为东魏西魏,禅代为北齐北周,直至隋统一全国。
隋(581-619),开国皇帝杨坚统一全国,定都长安。 ~~唐(618-907),开国皇帝李渊统一全国,定都长安。 唐为朱温所篡,入五代,北方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相继而立,南方则九国纷纷登场,北汉也立于山西,史称五代十国,统一于宋。
北宋(960-1127),开国皇帝赵匡胤,至赵光义统一全国,定都汴梁。 ~~南宋(1127-1279),赵构开国,理论上来说没有都城,暂居于临安。 此时现有国境内并立或继立的还有:辽、金、西夏、大理、西辽等。
元,1206年成吉思汗建大蒙古国,至忽必烈改国号为元,入中国。定都大都。1368年,元顺帝退出大都,但元并未灭亡,而是退回蒙古草原,史称北元。
明(1368-1644),开国皇帝朱元璋统一全国,定都金陵,至成祖朱棣迁往北京。
清,1616年努尔哈赤建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44年,福临(即顺治)入北京,定都于此。1911年,溥仪逊位。
“鸡鸣狗盗”,“狡兔三窟”的历史***与哪个历史人物有关系?
这两个成语都与孟尝君有关,
战国时,齐国孟尝君被秦国扣留。他的一个门客装做狗夜里潜入秦宫,偷出本已献给秦王的狐白裘献给秦王的爱姬,才得释放。孟尝君深夜到函谷关,城门紧闭,他的另一个门客学公鸡叫,骗开城门,才得脱险逃回齐国(见于《史记·孟尝君列传》)。后来用“鸡鸣狗盗”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
“狡兔三窟”:狡猾的兔子有三个洞。比喻避祸藏身的地方多或藏身的***周密。
出自《战国策》的名篇《冯谖客孟尝君》。冯谖说:“狡兔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意思是狡兔三窟才免去死亡危险,你只有一处安身之所,不能高枕无忧啊!此即成语“狡兔三窟”和“高枕无忧”的来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秦朝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秦朝的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47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