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正文

宣城的抗战历史***-抗战时期宣城沦陷情况

本文目录一览:

安徽宣城的历史由来

1、宣城是千年郡府地,历史悠久,人文昌盛。公元前109年西汉在此设丹阳郡,历代为郡、州、府、路治所,先后被称为宣城郡、宣州、宁国府。唐朝时宣州与苏州杭州并列为江南三大中心城市

2、宣州春秋时名爰陵,古越族聚落生息于斯。秦初正式置县。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丹阳郡郡治设在宛陵,今宣州区。晋太康二年(281年),析丹阳郡置宣城郡。自此,宣城一直作为州、郡一级政区存在。

3、宣城作为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史悠久。早在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丹阳郡郡治就设在宛陵(今宣州区)。晋太康二年(281)析丹阳郡置宣城郡。自此,宣城一直作为州、郡一级政区存在。

宣城的抗战历史事件-抗战时期宣城沦陷情况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4、西晋太康二年(281年),析丹阳郡置宣城郡,治宛陵,隶扬州。自此,宣城一直作为州、郡一级政区存在。

5、治宛陵(今安徽宣州市区),领11个县,全为吴丹阳郡旧县。 咸和四年(329年),改属豫州。 义熙九年(413),仍属扬州。

皖南事变有一个会议叫什么?

皖南事变后,六月二十六日、二十七日两天,***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讨论目前时局问题毛泽东在会上作报告,透辟地分析法国投降、英国欧洲大陆撤退后的国际形势及其对中国抗战影响。他指出:英、法失败将带来两方面影响。

宣城的抗战历史事件-抗战时期宣城沦陷情况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面对这样两种意见,***、洛甫、王稼祥等在1940年1月18日举行中央书记处会议,经过研究,决定支持***的意见。

皖南事变发生于1941年1月6日 1940年10月19日,蒋介石指使何应钦、白崇禧以******军事委员会正、副参谋总长名义致电八路军朱德、彭德怀和新四军叶挺、项英,强令将在黄河以南的八路军、新四军于1个月内开赴黄河以北。

皖南专员公署和铜陵县、繁昌县抗日民主***在什么时候成立?

1、年3月,皖南专员公署和铜陵县、繁昌县抗日民主***成立,铜陵、繁昌、芜湖、宣城抗日游击区基本连成一片。

宣城的抗战历史事件-抗战时期宣城沦陷情况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月19日成立的皖南专员公署,下辖繁昌县***、铜陵县***和宣城、南(陵)芜(湖)两个行政办事处。到8月,党政军机关和皖南支队发展到3000多人。抗日战争胜利前夕,皖南支队扫清了芜湖周围的日伪军据点,使当涂、宣城与苏浙解放区连成一片。

3、月,皖南专员公署和铜陵县、繁昌县抗日民主***成立,铜陵、繁昌、芜湖、宣城抗日游击区基本连成一片。

4、安徽建省于清朝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省名取当时安庆、徽州两府首字合成,因境内有皖山、春秋时期有古皖国而简称皖。它位于中国中东部,是长江三角洲组成部分。全省南北长约570公里,东西宽约450公里。

5、然而,让日军始料不及的是:在这块土地上,抗日军民的活动非但没有停止,新四军还在这儿建立起第一个公安派出所。据《***县志》记载,竹镇当时隶属***县抗日民主***。

新四军皖南事变造成了多大损失

新四军皖南部队约9300人,其中突围约1500人,被俘4200多人,牺牲约2000人,失散人员约1600人。

皖南事变发生于1940年。新四军牺牲了大约7000人。1941年1月4日,奉命北移的新四军军部及其所属皖南部队9000余人,从云岭驻地出发绕道北上。6日在安徽泾县茂林地区,突遭***军队七个师8万余人的包围袭击。

新四军在“皖南事变”中损失很大,可没有全军覆灭,“皖南事变”后,新四军经过整编后,部队数量急剧扩大,到抗日战争结束时已达到了30多万人。

突遭***军队七个师、八万余人的包围袭击。因寡不敌众,除突围两千多人外,三千多名指战员壮烈牺牲,其余被俘。蒋介石随即宣布取消新四军***,并下令向新四军其他部队进攻。这个严重事件,震惊中外,史称“皖南事变”。

新四军被迫自卫,激战七天七夜,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大部分壮烈牺牲或被俘。军长叶挺被扣押,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牺牲,副军长项英突围隐蔽中遇害,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到41年初当新四军,经过安徽泾县茂林地区的时候,遭到了***高级将领顾祝同、上官云相等率领了7个师共计8万多人的***军队的围攻,新四军才1万人左右,最终因寡不敌众而惨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