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大理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大理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在大理国建立以前,34;大理"一词没有出现在有关的史藉。据有关大理的史籍记载,"大理 "一词源于南诏国第十一世王世隆的国号"大礼国"。"礼"与"理"谐音,为"大治大理,富国兴邦"的意思。
南诏后期、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贵族豪强各自专政、擅权的情况。859年,南诏第十一世王世隆改国号为"大礼国",想"以礼治国",力图来维护摇摇欲坠的统治。 902年,权臣郑买嗣杀了南诏第十三世王舜化贞,灭亡了持续近200年的南诏国,建立了"大长和国"。
927年,东节度使杨子贞杀了大长和国第三世王郑隆各,灭了大长和国,拥立清平官赵善政为国王,国号"大大兴国"。10个月后,杨子贞又废赵善政而自立为王,国号"大义宁国"。
937年,通海节度使段思平以"减尔税粮米,宽尔徭役三载"的诺言,联合滇东三十七部,灭了杨子贞的"大义宁国",占领了大理地区,建立了号称"大理国"的新***。自此,"大理"开始以国名在史籍中出现。
1925年3月16日,云南大理、凤仪一带发生7级地震。这是大理历史上有史记载的最大的地震。
地震共造成5889人死亡。宾川、弥渡等州县房屋破坏严重;祥云、邓川、巍山等9个县(市)遭受不同程度破坏;地震波及影响永胜、昆明、通海、维西、腾冲、临沧、凤庆等30余县。
1925年大理大地震
1925年3月16日,云南大理、凤仪一带发生7级地震。大理城城墙城楼严重毁坏,牌坊倾圮,铁栅震倒,全城官民房屋,庙宇同时倾倒,重者夷为平地,轻者墙壁倒塌无一完好。东山洱海边、顺满邑、下鸡邑、小邑庄等村寨庙宇和民房几乎全部倒尽,阻塞街巷。平地、田坝、湖滨裂缝,冒沙涌黑水。这次地震受灾4000余户,死3600人,伤者逾万,牲畜死亡数千头。城乡倒塌墙壁l万余堵,房屋损坏7.6万余间(包括震后大火烧毁的房屋)。震后引起大火,烧至次日清晨,烧死者随处可见,尸体堆如山,大街小巷,半死不活的呼吟哀声,惨不忍睹。平日繁华的大理城变成一片焦土。建筑雄伟坚固的大理镇守使署也遭损坏。数千年古迹崇圣寺大塔顶、“永镇山川”的碑匾、五华楼、四牌坊、锦衣坊、题名坊都被震毁。大理城东六里滨洱海之浩然阁,荡然无存。城南下关跨洱海泄水河之黑龙桥,断成两截。
1925年3月16日,云南大理发生强烈地震,震级为7.1级。15日午后3时许,大理城内稍有震动,至八九时连续震动,十分剧烈。居民大部逃往空地躲避,故未受损。16日晨6时,又发生地震,下午4时,益见震动,至9时30分,城乡各地同时大震,历时40分钟至50分钟之久,损失1万万元之多。地震位置在北纬25.5度,东经100.25度,波及凤仪、弥渡、祁云、宾川、蒙化、邓川等7县,纵200余里,横80余里。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大理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大理历史***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49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