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1933年的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1933年的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福建事变
1933年发动的抗日反蒋***
福建事变,1933年11月20日,李济深、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等人以***第十九路军为主力,在福建福州发动的抗日反蒋***。事变后建立了反蒋***。1932年,“一·***”抗战结束后,蒋介石调十九路军在福建“剿共”。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李济深、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等人由于他们的抗日要求和行动得不到蒋介石***的支持,与蒋的矛盾日益激化。1932年,***军第19路军进行“一·***”淞沪抗战,触犯了南京***的对日不抵抗政策。1933年11月20日,十九路军将领联合国民党内李济深等一部分势力,在福建福州南校场召开大会,决定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1934年1月15日,蒋介石军队攻陷福州。人民革命***和十九路军总部分别迁往漳州和泉州。1934年1月21日,泉州、漳州失守,福建事变失败。
福建事变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独具特色的政治***,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展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和重大影响的历史***之一
淞沪战役正式爆发
1933年1月28日,日寇在上海向中国守军发动进攻,淞沪战役正式爆发。开战之后,驻守上海的中国十九路军在爱国将领蔡廷锴将军的率领下,在上海和全国人民的支持下,上海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开始了历时3个月之久的淞沪会战。同仇敌忾,浴血拼杀,重创日军。
1933年,日本帝国主义继续扩大对华侵略:1月初日军攻占了华北与东北的交通咽喉山海关,2月下旬日军及伪军10余万人分三路向热河进犯,3月初热河全县沦陷。日军占领热河后,迅即南下向长城线上的军事要隘喜峰口、冷口和古北口等地进犯,京津危险在即。尽管***军队中的爱国官兵奋起抵抗、请缨杀敌,但在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下陷入孤战无援,华北局势进一步恶化。
此时,中日民族矛盾已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当务之急。如何科学地估计这一形势,并制定正确的路线政策,是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重大历史任务。以***中央名义发出的“一二六指示信”指出:“在满洲群众运动现在发展的阶段上,我们总策略方针,是一方面尽可能的造成全民族的(计算到特殊的环境)反帝统一战线来聚集和联合一切可能的,虽然是不可靠的动摇的力量,共同的与共同敌人——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斗争。”这意味着,中国***已经率先意识到“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之要,朝着建立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迈进了一步。
1933年
公元1933年,公历平年,共365天,53周。农历癸酉年(鸡年),闰五月,共384天。农历起止时间1933年1月26日~1934年2月13日。
基本信息
中文名
一九三三年
外文名
Nine*** Thirty-three
下一年
1934年
大事记
1933年在瑞金,*****临时中央政治局迁入并开辟了川陕革命根据地**。
1933年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一年,这一年发生了多项重大***:
1. *****临时中央政治局迁移**:由于在上海无法立足,***临时中央政治局被迫迁入位于江西省的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这次迁移对于当时的***中央来说,是一个战略性的决定,因为它使得***中央能够在一个较为安全的地方继续指导革命工作。
2. **红四方面军开辟川陕革命根据地**:同年,红四方面军主力进入川北地区,在当地党组织、革命武装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开辟了以通江、南江、巴中为中心的川陕革命根据地。这标志着红军在四川和陕西地区的势力得到了巩固和扩大。
3. **“瑞金”称呼的由来**:在第四次反“围剿”取得重大胜利后,苏区民众开始将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所在地瑞金称呼为“瑞京”。这一称呼体现了当时***人和苏区民众的革命豪情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4. **第五次“围剿”与长征的起始**:1933年9月,蒋介石发起了第五次“围剿”中央苏区的行动。由于内部战略分歧,红军在这次“围剿”中损失惨重。这一系列***最终导致了1934年红军的长征,而长征正是从瑞金出发的。
综上所述,1933年在瑞金发生的大事对中国***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不仅改变了中国***的战略布局,也为后来的革命历程奠定了基础。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1933年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1933年的历史***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7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