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传记 > 正文

山东茌平人物传记,茌平人物志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山东茌平人物传记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山东茌平人物传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明朝中期一位悲惨的锦衣卫沈炼如何评价?

明朝中期一位悲惨的锦衣卫沈炼如何评价

严嵩被人背后唾骂应该是常有的事情了,其实如果真正碰到严嵩的利害关系时,严嵩会毫不手软的下手对付触碰利害关系的人了。锦衣卫经历沈炼就是触碰到严嵩手下有利害关系的人才导致被严嵩、严世蕃、杨顺等人灭口的。(沈炼剧照,《绣春刀》剧照)

沈炼出身明朝的军户,世代是卫所制度之下的卫戍兵将,他却考中了进士,因而得以在朝廷做官。世代军人出身的他历任溧阳、茌平、清丰县的县令,屡屡上书参奏权贵的胡作非为,朝廷只得把他贬为锦衣卫经历,这也合了他出身军户的职位。

山东茌平人物传记,茌平人物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军户出身的沈炼性格耿直,确实不宜在文官集团内混饭吃,调到京师锦衣卫做官了。此时锦衣卫指挥使是陆炳,他的母亲嘉靖皇帝的奶妈,在1539年,他还将嘉靖皇帝在大火中背了出来,两层关系相加,陆炳成了嘉靖皇帝的嫡系。明面上,陆炳和严嵩搞倒了内阁首辅夏言,实际上这事和嘉靖皇帝的授意有直接关系。

陆炳对沈炼这个人非常看好,而沈炼嫉恶如仇,非常看不惯严嵩、严世蕃父子的做派,经常出言顶撞他们,严嵩、严世蕃父子惧怕陆炳,沈炼的言行他们也不敢加以陷害。(严嵩父子剧照)

沈炼的官职是非常低的,在朝廷上没有什么发言权,但心直口快的毛病总是憋不住。

山东茌平人物传记,茌平人物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550年的冬天,北部瓦剌军队进犯北京城,这是国家大事,嘉靖皇帝和众多的大臣商议退敌之策。一帮大臣从早上到中午没有几个大臣说话,临到中午退朝的时候,国子监司业(从六品)赵贞吉突然大声说,“皇上应该拿出金银绸缎奖励勇武之士,民众自然会守卫京师,百官也会守卫京师,敌人攻不破北京城,自然会退兵”。当时沈炼(正七品)也在场,于是呼应赵贞吉的提议,慷慨陈词,被吏部尚书等人所斥责。

事后,嘉靖皇帝还是按照赵贞吉和沈炼的提议,拿出金银财富奖励士兵,果然瓦剌骚扰劫掠北京周边之后退兵了。此事让嘉靖皇帝记住了沈炼和赵贞吉,这事触动了嘉靖皇帝的逆鳞,但罪不至死,嘉靖也隐忍没有发作。(赵贞吉剧照)

1551年,由于北方边境吃紧,沈炼再次上书弹劾严嵩、严世蕃父子,弹劾的事情牵连比较多。嘉靖皇帝下诏贬谪了沈炼,称他去年在朝廷会议上不遵照礼仪,大声叫喊,此次弹劾大臣是要博得铮臣名声,所参奏的多有不实。因他是军户,将他贬谪到河北逐鹿县做了一个军户,其实皇帝对他还是留下了面子,没有杀他。

山东茌平人物传记,茌平人物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557年,沈炼在家里种田习武。此时北方蒙古鞑靼部进犯宣府、大同一线,明军丢失了四十座城镇和驻军堡垒,而作为宣大都督的杨顺(严嵩干儿子)为了解自己失地的责任,于是下令将逃避的居民***,杀良冒功。杀良冒功这事让沈炼知道了,调查一番之后给杨顺去了两封信,指责他杀良冒功,这一下可捅了大篓子。***如朝廷知道这样的事情,宣大都督杨顺轻则罢官,重则处死。

杨顺和严嵩、严世蕃父子密谋,陷害沈炼和白莲教起义的民众有关,他们逼供白莲教起义者,让他们供认沈炼教导了白莲教民众武功作乱,用这种理由将沈炼处死在宣府大街之上。为了防止沈炼家族的报复,打死了沈炼的两个儿子,大儿子沈襄发配到极边之地戍卫。(陆炳艺术形象)

沈炼既是明朝中期一位刚烈正直、刚正不阿、嫉恶如仇的忠臣,又是唯一位惨遭巨奸严嵩父子谗言诬陷被以通匪叛国、欺君不忠之罪含冤被杀蒙屈惨死的悲惨锦衣卫。因痛恨严嵩父子祸国害民而上疏弹劾,结果反遭其害落得含冤被杀饮恨而亡的悲惨结局。

 

明朝隶属皇帝的著名特务机构——厂卫,厂是指东厂、西厂、大内行厂,卫指得便是锦衣卫。锦衣卫是从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演变而来的,先是隶属皇帝侍卫,后来从事侦察、逮捕、审问、收集情报等活动,直属皇帝管辖,甚至凌驾于一国司法体系之上。

锦衣卫的故事可以说比比皆是,也屡屡被写成小说、拍成***剧,使得大家对这个古代职业都是相对了解的。但提起锦衣卫少有人能说出其中的代表人物,不像一提起东厂、西厂,那些恶贯满盈的家伙例如刘瑾之类的都是如数家珍。那是因为锦衣卫职责的本身便是隐秘行事,毕竟替皇上办的那些事很多是拿不到台面上来讲的。但凡有例外,沈炼却是不能不提的一位锦衣卫。

很多人听到沈炼这个名字会熟悉,是因为著名的锦衣卫电影《绣春刀》里有一位沈炼沈大人,因其喜欢绘画颇有些文艺范儿所以才惹了官司引出电影里的故事。说实话扮演沈炼的张震还真有些想象中沈炼的感觉,因为沈炼是进士出身,身上肯定会有书卷气。

不过,历史上真正的沈炼下场虽然悲惨,但活得却还是铿锵有力、有模有样、颇为传奇的,否则也不可能在历史上留有一笔。

沈炼是嘉靖年间的进士,当过知县,之后做了从七品锦衣卫,也不知道这样一个仗义执言的人是咋进的锦衣卫,要知道锦衣卫给人的印象就是个个身上功夫了得,嘴巴紧得要死。但不知道沈炼是不是武功高强,但却是个吧啦吧啦极为能说的。连二品阁员都不吭声的事情,他也能振振有词。

他的长官陆炳与严嵩走得近,所以沈炼有机会走到严家父子身边。这一走近了不要紧,沈炼的眼睛里容不下沙子,这暴脾气一上来就开始弹劾严嵩,给严嵩列了十大罪状。那时候严嵩把持朝政,就连嘉靖还得靠严家混饭吃,你想想能有沈炼好果子吃,就被打了一顿发配边疆。

边疆那地儿本来天高皇帝远若是安分些也能安居,但他根本不罢休接着骂严嵩父子,还扎成稻草人天天拿箭射人家。严嵩听说之后气得要死,你说巧不巧有白莲教的人被抓了,严世藩就着人在供状上写了沈炼的名字,这样谋反的罪名就实了,然后沈炼沈大人就被咔擦了。

说实话沈炼这样的人做锦衣卫实在是屈才了,但沈炼这样性情的人想在那样的环境下活着也是难得,被弄死是他命中注定的结局。但此一死却也恰恰成就了他的大义,使得他在《明史》中有专门一传。

沈炼死了,但关于他的传说却依然在继续。据说严世藩被砍头的时候,沈炼的学生持着写有沈炼名字的布帛前去观看,看到严世藩的头断了,大声呼喊着:“沈公可明目矣!”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山东茌平人物传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山东茌平人物传记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