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正文

夏完淳的历史***,夏完淳的事迹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夏完淳的历史事件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夏完淳的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清朝历史:洪承畴战败被俘,宁死不降,皇后劝降说了什么就降了呢?
  2. 夏姓的历史名人?

清朝历史:洪承畴战败被俘,宁死不降,皇后劝降说了什么就降了呢?

我们后人现在来看洪承畴是明末清初一位非常有能力的人,气节一般,以致他后来效忠的清政府都把他划入巜贰臣传》。洪承畴作为文人带兵几乎平定了李自成的民变,和清军皇太极作战如果按照洪承畴作战思想不胜也不致于大败,是兵部施压导致明清松锦会战明军大败,洪承畴被俘。

有不少书籍渲染了孝庄妃劝降洪承畴细节,认为洪承畴迷恋女色而投降,至于孝庄对洪承畴说什么无非是为明朝卖命不值得,要珍惜自己生命,热爱生活之类的话语。

夏完淳的历史事件,夏完淳的事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其实,作为福建南安人洪承畴是饱读诗书依靠科举之路走上仕途的,应该深知廉耻忠君爱国之道的。孝庄妃是后来的孝庄皇太后,清初女政治家,蒙古族,科尔沁部落。科尔沁部落王爷府所在地是现在内蒙通辽下属的保康,我去过保康,印象一般。满蒙政治联姻,容貌不特别重要,从孝庄画像来看孝庄容貌不十分出众,是圆脸微胖之人。再说孝庄是皇太极的妃子,孝庄姑侄三人都嫁给皇太极是政治婚姻,孝庄劝降洪承畴之事真***有争议。洪承畴投降清***还是他自己的原因,内因起主要作用,皇后作用不大。

明军松锦大战失败后,崇祯帝和明廷以为洪承畴为国捐躯了,还开了隆重追悼会。洪承畴被清军所俘开始绝食,范文程看望洪承畴回来对皇太极说洪承畴不会真心绝食而死,身上落灰还注意打扫。

洪承畴投降清***主要原因还是贪生怕死。再者是追求荣华富贵,认为为明朝而死不值得。洪承畴应该能认识到投降清***的后果。文天祥元朝所俘,许多人劝文天祥自尽,以成全名节。文天祥也知道名节重要性不屈而死。南宋李庭芝、太平天国石达开都认为忍受短暂痛苦而成全名节重要性。作为很有水平的洪承畴还是最终惜命而投降。

夏完淳的历史事件,夏完淳的事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明朝也很重视洪承畴,洪承畴忘恩而降留下气节不保定论。同时朝的读书人,知识分子黄道周、张煌言都不屈而死,死后受到嘉奖,赞扬。明朝抗清少年英雄夏完淳被清军抓住,洪承畴亲自劝降,遭到夏完淳讽刺。

洪承畴投降清***后对满清统一全国贡献很大,可能也减少了一定程度的杀戳,对平民百姓和恢复生产有力。

洪承畴投降后可能心里一定有很大压力的,作为明朝***,在松锦会战过程中,洪承畴许多部下死于清军屠刀,洪承畴却向自己敌人清***投降,反而攻击原来重用自己的朝廷,无论怎么说,都是典型投降派,况且清***当时还算同明朝对立的异族***。

夏完淳的历史事件,夏完淳的事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洪承畴死后110余年,清朝乾隆皇帝亲自把洪承畴、范文程、耿精忠之类人划归为《贰臣传》。洪承畴如果地下有知,不知会怎么去想?

夏姓的历史名人


1、夏承皓:956-1004)夏光庭(夏远)八世孙,派名嘉灵,字承皓,又字灵石,号素葊。生于后周世宗显德丙辰三年(公元956年)。

2、夏允彝:(1596年-1645年11月4日),字彝仲,号瑗公,松江华亭(今属上海松江)人,夏完淳之父。

3、夏完淳:夏完淳(1631年10月4日1647年10月16日),乳名端哥,别名复,字存古,号小隐,又号灵首。明末(南明)诗人,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市松江区)人,祖籍浙江会稽。

4、夏恭:(公元前二0年左右至后二九年左右)字敬国,梁国蒙人。约生于汉成帝鸿嘉初年,约卒于光武建武五年左右。

5、夏竦:夏竦(985年1051年),字子乔,别称夏文庄、夏英公、夏郑公。德安县(今属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车桥镇(原白水街乡)人。北宋副宰相。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夏完淳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夏完淳的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