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正文

忽必烈相关历史***概括,忽必烈的相关史事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忽必烈相关历史事件概括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忽必烈相关历史事件概括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文天祥的主要事迹(要概括)?
  2. 谁能简述一下元朝历史?
  3. 元朝的阿合马是怎样一个人,忽必烈为什么会把他挫骨扬灰?

文天祥主要事迹(要概括)?

宝祐四年文天祥科举考试为进士第一,开庆元年,补授承事郎、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咸淳六年四月,任军器监、兼权直学士院,因草拟诏书有讽权相贾似道语,被罢官。

德祐元年,元军沿长江东下,文天祥罄家财为军资,招勤王兵至5万人,入卫临安。旋为浙西、江东制置使兼知平江府。遣

忽必烈相关历史事件概括,忽必烈的相关史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将援常州,因淮将张全见危不救而败,退守余杭。旋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奉命赴元军议和,因面斥元丞相伯颜被拘留,押解北上途中逃归。

五月,在福州与张世杰、礼部侍郎陆秀夫、右丞相陈宜中等拥立益王赵昰为帝,建策取海道北复江浙,为陈宜中所阻,遂赴南剑州聚兵抗元。

景炎二年五月,再攻江西,终因势孤力单,败退广东。祥兴元年十二月,在五坡岭被俘。次年元朝蒙、汉军都元帅张弘范将其押赴厓山,令招降张世杰。

忽必烈相关历史事件概括,忽必烈的相关史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文天祥拒之,后被解至元大都,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劝降,许以中书宰相之职。文天祥大义凛然,宁死不屈。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于大都就义终年47岁。

谁能简述一下元朝历史?

忽必烈建立元朝,时间并不长,98年,最大的就是少数民族第一次真正统一天下,汉族第一次失去***,对整个中国文化影响深刻,本来已经很少的奴化思想沉渣泛起,直到现在仍然没有消除,本来宋朝已***化繁荣,市民阶层已经形成,元朝建立又没了。虽然不至于崖山以后无华夏,但确实损失巨大。

元朝也是有贡献,第一次完整控制西藏,军事上贡献巨大,但整体上我认为弊大于利。这也是后世很少讨论元朝历史的原因

忽必烈相关历史事件概括,忽必烈的相关史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元朝亡于农民起义。北元是被后金也就是大清消灭,狭义的黄金家族没有了

大家好我是三菩提树,今天我给你们简述一下元朝历史。

元朝历史从至元八年(1271年)蒙古族忽必烈建立元朝开始,到洪武元年(1368年)秋明太祖朱元璋北伐攻陷大都为止,元朝在全国的统治结束。前后共计98年。

元朝的前身为。成吉思汗元年(1206年)统一漠北诸部,建立大蒙古国。蒙古先后攻打西夏与金朝,并于成吉思汗二十二年(1227年)8月攻灭西夏,元太宗六年(1234年)3月攻灭金朝,完全领有华北。在西方,蒙古先后发动三次西征,使蒙古帝国称霸欧亚大陆。

元宪宗九年(1259年)元宪宗于征伐宋战争去世后,领有汉地的四弟与受漠北蒙古贵族拥护的七弟为了争夺汗位而发生战争,最后于至元元年(1264年)由忽必烈获胜。忽必烈于至元八年(1271年)改国号为“大元”,建立元朝,即元世祖。这场战争让蒙古先后脱离与大汗忽必烈的关系,直到时期才承认元帝为大汗。至元十三年(1276年)元朝攻灭南宋,统一全中国[1],结束自唐末以来400多年的分裂局面。

到期间是元朝的鼎盛时期,军事上平定西北,但在征伐日本、东南亚诸国却屡次失利[2],其中在战败。元朝中期皇位频繁更迭,政治始终没有上轨道。晚期,由于怠于政事、滥发导致通货膨胀、为了治理泛滥的黄河又加重徭役,最后导致至正十一年(1351年)爆发。洪武元年(1368年)建立明朝后,派徐达北伐攻陷大都。元廷退居,史称。建文四年(1402年)元臣篡位建国,北元亡。

视频加载中...

元朝(公元1271-公元1368),公元1271年,忽必烈在大都称帝,取《易经》大哉乾元中的元为国号。

元朝在中央的核心为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构成,地方为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其中山东山西河北为腹里,直属中央管辖,元初一共有四川甘肃云南等十个行省。行省之下为路、府、州、县,县以下为坊里制和社制。

元朝是继隋唐之后又一多民族统一王朝,忽必烈在取得如此大的成就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公元1294年,忽必烈驾崩后,元成帝铁穆耳即位,从元成帝到元顺帝即位(1333)的39年间,元朝的政局动荡,在这期间皇帝更迭了9个,最长在位11年、最短在位40天。元朝皇帝的继承制度没有学习中原王朝,而是按照蒙古的传统。按照蒙古的传统,凡是忽必烈的子孙都有继承皇位的资格,这些子孙都有参与争夺皇位的军事和政治力量,加上外戚的专权,导致元朝皇帝的更迭往往伴随着阴谋和宫廷***。

元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在建立之初就将人分为四等:一等人为蒙古人、二等人为色目人、三等人为***、四等人为南人。由于元朝大搞民族歧视,导致一二等人和三四等人之间始终存在着巨大的鸿沟。元朝接受封建汉化极少,就应了这句话“胡虏无百年之运”。

元朝一共存在了99年,经历11位皇帝。元朝的皇帝世系如下:(图片中的1279年不对,这个是灭南宋的时间,应该从1271年算起)。

元朝的阿合马是怎样一个人,忽必烈为什么会把他挫骨扬灰?

阿合马是怎样一个人,大部分答案都说的很清楚了。但是忽必烈为什么忽然要把阿合马开棺戮尸(并不是挫骨扬灰),似乎不少人都觉得有点疑惑。

根据《元史》的记载,至元十九年三月,世祖和太子在上都,嫉恶如仇的益都千户王著决心要杀死阿合马,为民除害,于是***称皇太子回大都,杀死了阿合马。但阿合马死后,世祖并不认为他有罪,而是处死了参与谋杀阿合马的一干人等。后来因为询问了孛罗,才“尽得其罪恶”,认为王著杀阿合马杀得对,杀得好。并且开棺始戮尸,让恶犬吃他尸体上的肉。

至于有人提到抄阿合马家时发现了诅咒用的人皮等物,这已经是开棺戮尸之后的事了。

因此忽必烈为什么要把阿合马开棺戮尸,关键在于孛罗对忽必烈说了什么

***的是,孛罗正好在至元二十年四月出使伊利汗国的使团中,而且之后就留在了伊利汗国,被称为“孛罗丞相”。他是伊利汗国的拉施德丁编撰《史集》时最重要的咨询对象之一,蒙古史和元朝史的很多细节都是由孛罗给拉施德丁讲述的。


拉施德丁

因此《史集》里记载的忽必烈处死阿合马的原因,很可能是真实的。

《史集》中是怎么记载的呢。阿合马死后四十天,忽必烈想要一个大钻石镶嵌在他的***上,但没有找到。有两个商人说:“我们已经有一次给合罕送来一颗大钻石,并且交给了异密阿合马。”于是忽必烈派人去阿合马家搜查,在阿合马的小妾那里找到了那颗钻石。因此忽必烈大为恼怒,他问商人:“干出这种事的奴才,应该怎么处罚他呢?”商人们回答:“如果他活着,那就应当杀死他。如果他死了,就应该从坟墓里把他的尸体挖出来,使他受辱,给其他人一个有益的榜样。”

阿合马早期非常得忽必烈信任,大事小事都委托于他。后来他被朝中另一个大臣王著等人设计刺死后,忽必烈非常生气,把王著处死。但是,这件事并没有平复,朝中大臣纷纷指责阿合马独断专行、贪赃枉法。于是忽必烈又把已经埋葬的阿合马从棺材中拖出来,五马分尸。还把他的残尸扔给狗吃。后来,忽必烈还严厉处置阿合马的一众党羽,把其中四个人剥皮。

(阿合马)

问题来了,忽必烈号称雄才大略的君王,明察秋毫,难道在阿合马生前的时候,他一点儿也没有察觉到阿合马的问题吗?为什么当阿合马遇刺后,先不让人调查,后来又对他做出那样严厉的处罚呢?我们来一一分解。

忽必烈为什么那么倚重阿合马?因为阿合马帮助忽必烈解决了当时摆在忽必烈面前的最严峻的问题,就是财政收入问题。当时,在南宋的时候,财政就出现了巨大危机。贾似道进行了一场失败的“公田改革”,没能挽救财政危机的问题。忽必烈平定南方以后,他同样遇到这样的问题。

了解决这个问题,他重用了头脑灵活很有办法的阿合马当宰相,阿合马得到忽必烈的信任后,大刀阔斧地改革。他主要做了几点。

一是严格清理户口。这是忽必烈在经略漠南的时候,就已经多次做的一件事。因为当时贵族豪强隐瞒人数,尤其是家奴的人数,造成按照人口来进行纳税的税收制度出现严重问题。忽必烈在当王的时候,派人清查过。但由于为了笼络人心,因此经常不彻底。阿合马做得非常彻底,因此得罪了不少贵族豪强,尤其是蒙古贵族豪强,他们对作为色目人的阿合马非常愤怒。

(忽必烈)

二是推行盐铁专卖。就是禁止民间私家贩卖盐铁,把盐铁的专卖权,收归国家所有。虽说是民间经营,还实际上这些盐铁贩子并不是普通老百姓,还是那些豪强贵族。阿合马这样做,其实就从豪强贵族的口中夺食,他们如何心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忽必烈相关历史***概括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忽必烈相关历史***概括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