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一战纳粹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一战纳粹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凡尔赛条约》将发动战争的责任全部推给了德国,从而对德国实行条件极为严厉的经济与军事制裁,德国失去了13%的国土和12%的人口,德国被解除武装,德国的陆军被控制在10万人以下,不准拥有空军。德国虽然在一战中最后战败,但德国的元气并未受到过大的伤害,工业体系依然保存完整,而且德国本土并未受到战火的波及,而且《凡尔赛条约》过多考虑战胜国的利益分配,完全没有考虑战败国自身的利益,加上条约的空前苛刻性和掠夺本质,使得德国国民对强加给他们的条约有极强的抵触和反感情绪,引发了德国民众强烈的民族复仇主义情绪。骄傲的日耳曼民族为了摆脱《凡尔赛条约》的桎梏,各派政治势力、各种政治思想在德国你争我夺,显得尤为激烈,这为德国成为一次新的大战提供了条件。结果德国在希特勒的纳粹党的领导下,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点,政治这东西根本无所谓公平,都是为了利益。中国和日本同是战胜国,日本不还是要抢我们的山东吗。巴黎和会当时就被戏称为巴黎分赃会议
一次大战结束后对德国的惩罚表面上比较严厉,但是实际上执行的并不好,也不彻底,特别是***上台后对德国进行法西斯化改造,有些惩罚措施都被德国成功的规避掉了,后来随着德国在***的统治下很快就恢复战争能力,正是由于这些惩罚措施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很快爆发。
鲁登道夫在德国纳粹的崛起中,其实是扮演着一个推波助澜的角色。至于鲁登道夫直接就是国社党的成员。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意志第二帝国被推翻,德皇威廉二世投奔荷兰女王去了。
而新建立的德意志魏玛共和国。是无底线的,对欧美妥协。
人民是愤怒的,因为在战争结束的时候,战线依旧在法国,如果不是德国海军起义,那么德国是有可能赢得战争的胜利的,或者能保持住一个相对体面的姿态,结束战争,
但是结果呢德国输了,输的很惨 他的经济几乎崩溃,阿尔萨斯和洛林也被法国强占。是波兰,捷克都从德国身上得到了大量的利益,那么德国民众会怎么想?德国民众想要对欧美进行复仇,要夺回自己失去的荣耀,
鲁登道夫曾经是一个军人,
对于魏玛共和国的局面,心痛万分先后参与1920年卡普***和1923年***的未遂***。
对的,鲁登道夫是纳粹党的,一名成员,甚至于在1925年为纳粹党总统候选人。
1924~1928年为国家党的国会议员。
所以说鲁登道夫在帮助纳粹帮助的非常多。德国人渴望恢复当年的荣耀,而纳粹党能给他们这些!
埃里希·鲁登道夫是德国的著名将军。他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重要主将。是德国纳粹觉醒进程中最重要的助力。
正是鲁登道夫及其跟随者们炮制的“德国没有战败,而只不过被犹太人在背后插了一刀”的恶劣谣言,使得凡尔赛体系和魏玛共和国从一开始就不得人心,而二者的崩溃为***的崛起铺平了道路。
埃里希·鲁登道夫
鲁登道夫写了不少文章与书籍,渲染德军的辉煌战绩,更发表著名的刀刺在背传说,宣称德军被左派政客出卖:他们以革命之刀,插入德军之背,最终令他们战败。不过,鲁登道夫本人其实也要为德国的战败负责。
他强烈谴责社会民主分子与左派出卖德国,尤其是接受凡尔赛条约。另一方面,他又注意战时国内经济环境,宣称尤其以犹太人为主的商人借着操控生产与金融事业牟利,而非为国家着想。
鲁登道夫与***
更重要的是,鲁登道夫觉得德国人低估了战争对他们的威胁:他断定三国协约的战争目的就是要打败与肢解德国。
鲁登道夫还创立了“总体战”理论,并于1935年著《总体战》传世。他反对克劳塞维茨的关于战争是政治另一种手段的继续这一论点,认为政治从属于战争,一个国家要动员全部物质和精神力量来进行战争,和平只不过是两次战争之间的间歇。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一战纳粹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一战纳粹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20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