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水门桥悲壮的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水门桥悲壮的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水门桥战役真实***是发生在1950年冬天,第二次战役东线战场,长津湖地区被围美军为避免全歼,开始向朝鲜东海岸的兴南港撤退。由于朝鲜的北部都是山地,美国要撤退的话,就只能走长津湖到兴南港的唯一一条公路,而且必须走水门桥。
水门桥建在一座水坝上,长度不过8.8米。这里是盖马高原的南端,长津湖水库底下引水涵洞里的水从这里汇入四条巨大的管道内,以极陡的坡度伸向山下流到河里。
在管道和公路相交的地方,有唯一一座通往长津湖地区以外的车道桥梁。桥架在陡峭山体上,底下是巨大引水管道。一旦这座桥断掉,部队和装备就只能被堵于此,无路可通,因此这座桥十分重要。
1950年12月初,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已经接近尾声,美陆战第1师完全没有了之前的嚣张气焰,面对我军的强势进攻,在战场上节节败退。
6日,眼看美军意欲逃跑,而他们的必经之地是一座此前已经被我军两次炸毁的水门桥。
为了截住这股敌军,以将他们全部歼灭在包围圈中,志愿军总部下令27军再次炸掉水门桥。
炸桥任务由7连连长姜庆云带人执行,随后他调集手下政治觉悟最高的两个排战士组成了一支人数为20的敢死队。
这是一次绝命任务,所有人都知道自己将会面临着什么样的危险。当天晚上,在姜庆云的带领下,炸桥敢死队在冰天雪地里艰难行进。
1950年11月25日,第2次战役爆发。因为天气原因,第9兵团所在的东线推迟了两天才开打。
11月27日晚,第9兵团20和27军共计10万大军对美陆战1师和美第7师发动突袭。没有丝毫心理准备的美军主力,在一开始就被志愿军分割成五段包围了起来。
战斗打到第二天天亮,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终于意识到了危机,根据情报显示,在西线作战的中国军队至少有5个军,而东线不可能低于2个军。
显然联合国军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步入了中国人所设的陷阱,早前所制定的进攻***全盘落空,没有再执行下去的可能。
现在最重要的是,把联合国军主力尽量减低伤亡的撤出来。为此,麦克阿瑟下令组织强大的海空力量不惜一切代价,帮助美陆军撤退。(西线暂且不谈,在这里,只谈与文章相关的东线内容)
在东线,莫名其妙遭到志愿军突袭的美军接到了总部的撤退命令,陆战1师和美7师便制定了详实而又可靠的撤退***:
1、从开阔的长津湖区域撤退到有简易机场的下碣隅里集结,等待空中的补给和火力支援。
2、从古土里经水门桥撤往咸兴,期间步步为营,相互掩护撤退。
3、美军主力从兴南港乘船逃回朝鲜南部休整。
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极不对称的战争,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国军队已实现了机械化,美军的武器装备是世界先进水平的,是一流的,美军的后勤保障也是一流的,并且美军的空军和海军还掌握着制空、制海权。而我们志愿军使用的武器却是“万国牌”的,还是小米加***,我们的空军和海军才刚建立,仅有几架飞机和几艘舰船,没有制空、制海权,在美军飞机及炮火的严密封锁下,志愿军的后勤保障极其困难,给养和作战物资很难顺利送到志愿军指战员的手中。尽管如此,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头脑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官兵发扬了“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他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无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场合,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以其劣势武器装备打败了拥有先进武器装备的美国及其联合国军。在水门桥战斗中,为了防止已被我军包围的美军逃跑,切断美军南逃的必经的生命之路——水门桥,我军九兵团某团七连和九连奉命去炸毁美军防守严密的水门桥,尽管我军的战斗力很强,官兵的作战意志很强,炸毁了水门桥。但是,美军因为是机械化部队,火力也远强于我军,而且美军又有空军掩护和配合陆军作战,使我军伤亡很大,美军的路桥部队利用直升机吊装成品的金属桥梁部件,很快就修复了水门桥。我军又以生命为代价再次炸毁了水门桥,美军再次修复水门桥。最后我军七连仅剩一人,九连全部牺牲。被我军包围的美军最终还是从水门桥逃跑了。尽管如此,我军面对强敌不但敢于亮剑,而且从落后的武器装备打败了拥有火力齐全的先进的武器装备的美军,打出了我们的军威、国威,使中华民族正真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精神惊天地 泣鬼神,永远鼓舞着我们一代又一代军人保卫国家的决心和斗志。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水门桥悲壮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水门桥悲壮的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22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