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传记 > 正文

高君宇与石评梅人物传记,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高君宇与石评人物传记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高君宇与石评梅人物传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被誉为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的石评梅,人生成就如何?

被誉为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的石评梅,人生成就如何?

说起民国四大才女(张爱玲,吕碧城,石评梅和),不知道大家感觉如何?反正我首先想起的就是红颜薄命,命运多舛!

这四位才女有一个共同特点:感情不顺,婚姻不幸!吕碧城清高自傲,终身未嫁。萧红情感混乱,被一代渣男萧军始乱终弃。张爱玲与胡兰成的苦恋,是是非非,满城风雨。石评梅则痛失爱侣高君宇,注定了一生的悲歌!

高君宇与石评梅人物传记,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书归正题,谈谈石评梅吧。


石评梅女士是山西平定人,和革命领袖高君宇是老乡。她自幼聪颖,考上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后,文学天赋逐渐崭露。经常在校刊校报,报纸副刊发表诗歌散文小说,是当时名闻京城的著名女诗人

现在普遍的说法是,民国四大才女中,才气指数由高到低是:张爱玲,吕碧城,萧红,石评梅。

高君宇与石评梅人物传记,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个排序,是现代人根据后来的名气排出来的,有一定道理,但也不是完全客观!为什么呢?

石评梅敬陪末座,主要是因为他人生短暂,作品不如前三位丰富而已。要知道,石评梅女士因为和高君宇陷入苦恋。当爱侣高君宇英年早逝后,在人生的后几年,她的人生重心几乎完全改变,思念,悔恨,流泪,成为左右她行动心情的主要力量。她曾经对高君宇告白:我虽然不能挽回你如彗星般迅忽的生命,但是,我要把我的眼泪流尽在你的坟头,直到我不能再来看你!

她说到做到,高君宇去世后的三年里,她风雨无阻,一有时间便去陶然亭凭吊追思。在悲痛的心情下,三年后,柔弱的石评梅无法抵挡病痛及思念的侵袭,香消玉殒,当时她还不到27岁!

高君宇与石评梅人物传记,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石评梅女士20多岁,就冠盖满京城,只是因为感情不顺,斯人独憔悴!毫无疑问,这也影响了她后期的创作。这或许才是她敬陪末座的真正原因,否则以她的才情,在同年龄段,张爱玲恐怕也要稍逊一筹。

最早知道石评梅是在二十多年前上大学时,那时读了一些萧红的著作,以及一本写萧红的《落红萧萧》,进而对包括石评梅在内的所谓民国四大才女产生了兴趣。

但坦率的说,四大才女(即石评梅,萧红,张爱玲,吕碧城),就我个人口味来说,我以为她们不在同一个档次(主要是就文学水平而言)。四人中,窃以为水平最高的是张爱玲,其次是萧红。

石评梅的作品,略略翻读过一些,坦率地说,有点读不下去。但石评梅的人生经历却跌宕起伏。

石评梅是山西人,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其父是清末举人,曾任职于山西省图书馆。石评梅小时即随父从老家平定迁居太原,受到过良好的教育,曾就读于太原女子师范学校。其后,又考进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

在北京时,石评梅认识了北大学生高君宇。高曾参加过五四运动,是***早期党员,还是二、三届中委,为人激进。石评梅与高相恋后,受高影响颇深。

石评梅只活了26岁(1902-1928),其创作时间更是只有短短的五六年。她的处女作也颇奇特:1923年,她与同学14人组成女高师第二组国内旅行团,顺京汉铁路南下,经武汉南京上海,然后从山东回京。其后,她据此次旅行写下了5万字的《模糊的背影》,连载于《晨报副刊》。

大学毕业后,石评梅曾任中学教员和《京报》、《世界日报》等报纸的副刊编辑。

石评梅与鲁迅亦有交往。刘和珍被杀后,鲁迅曾写有《纪念刘和珍君》,石评梅在其主持的京报副刊发表《痛哭和珍》。鲁迅南下时,石评梅到车站送行,鲁迅日记中有记载

1928年,石评梅因脑炎病逝于京。此前的1925年,高君宇也因病逝于京。两人均葬于北京陶然亭公园内。

据史料表明,高、石二人与周恩来、邓颖超夫妇均有交往,且周、邓的恋爱,是由高君宇作伐。邓曾说,“我和恩来对君宇和评梅女士的相爱非常仰慕,对他们没有实现结婚的愿望,却以君宇不幸逝世的悲剧告终,深表同情。”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高君宇与石评梅人物传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高君宇与石评梅人物传记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