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蚂蚁人物传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蚂蚁人物传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许海峰
许海峰,1957年8月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祖籍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前中国男子射击队运动员,世界冠军,奥运冠军,中国奥运金牌第一人,也是中国体育射击史上第一个集奥运会冠军、世锦赛冠军、亚运会冠军、亚锦赛冠军多项荣誉于一身的运动员。
许海峰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夺得男子***60发慢射冠军,成为本届奥运会首金得主,同时也是中国首位奥运冠军,实现了中国奥运会历史上金牌“零”的突破。1986年汉城亚运会上以超世界纪录660环的成绩获自选***冠军、气***个人金牌和自选***团体冠军。1990年北京亚运会勇夺四金,1991年夺得世界***锦标赛冠军和亚锦赛五枚金牌。1995年宣布退役并开始执教。2012年10月14日传记电影《许海峰的枪》上映。
施郁
(复旦大学物理学系)
费曼的轶闻很多。他闻名于世的路径积分方法开始于他还是惠勒的研究生的时期。二战之后,他又发展了这个方法。当时,人们为了解释兰姆位移,计算量子电动力学的重整化。费曼用他自己的方法研究这个这个问题,算得很快很准。但是,当时施温格也用传统方法研究这个问题。这时戴森来到费曼所在的康奈尔大学做研究生。他与费曼交谈了很多。戴森将费曼与施温格的方法作比较,解释了它们的一致性。意见有意思的事情是戴森先发表了这篇论文,当时费曼自己的论文还没有出来。但是费曼不介意戴森的文章先发表。费曼是为了搞清物理,而不是为了发表文章而发表文章。当时不了解情况的人称这个方法为戴森方法,让戴森非常尴尬。 不过,慢慢地人们搞清了怎么回事。后来费曼的方法因为其直观容易而得到了广泛使用。
关于费曼,我最先读的是他的《费曼物理学讲义》第一卷。从那里大概了解了费曼先生是怎么样的一种风格:幽默、博学、搞怪。然而,从《爱开玩笑的物理学家》这本书中,我们会看到费曼在各个方面是多么地犀利。
图1. 物理学家费曼
不得不承认,费曼虽然作为一个理论物理学家为人们熟知,但他的一生涉及到了电器修理工、邦戈鼓手、画家、开锁工、教育家、曼哈顿***等相当广泛的方面。
他在当时自然科学最强的麻省理工读大学,研究生去了普林斯顿,只是为了去看看另一个环境。后来阴差阳错去了洛斯.阿拉莫斯为曼哈顿***工作,期间学会了开保险柜,并盗取了藏有***相关资料的各个保险柜的密码,并借此来警示国家安全部门增强安全工作。有趣的是,最后领导的保险柜忘记了密码,还得请他来开。
***爆炸的时候,大家待在30公里开外,并要求戴一副黑眼镜以防受到伤害。但他清楚这么远的地方估计只有紫外线了,而这些东西用汽车的挡风玻璃就够了,于是他摘下了眼镜。所以,他可能是当时唯一一个用肉眼看到***爆炸的人。
战后,费曼先生到了康奈尔大学教课,去的第一天晚上居然是随便找了幢楼在大厅的长凳上面睡的,当时他可是作为一名教授去的!后来他转而去了加州理工,可能是那里的环境更适合他,但刚开始的原因是,加州理工给了他10个月的***期,而康奈尔只有八个月。
另一方面,费曼先生在第一任妻子去世之后,他又娶过两个妻子,但个人感觉,他还是最爱第一任的阿伦夫人。不过话说回来,好多物理学家都有个怪癖,费曼先生也不例外。他常常沉醉于酒吧间,和各种***交往,而且常常会因交往过密而被骗,然后他会向别人学习怎么样让一个***愿意和自己过夜,方法就是学会冷漠,不要为她花费一分钱。
在他学习绘画时,他会请各种***,让***摆***姿势。他也会去一个脱衣舞饭馆看***跳脱衣舞,他会边做物理或者边画素描。
我们会发现,费曼先生确实是一个天才,并不只是在物理学上。他是物理学上的鬼才。而在其他方面,只要他喜欢做一件事,就会完全沉浸于其中,这导致他会成为这方面的顶尖人物而被人们熟知:修收音机他远近闻名,作为一个总化学师为一间镀膜公司工作,会研究草履虫和蚂蚁并得到一些有意思的结论,作为鼓手曾经让一名舞蹈艺术家获得巴黎艺术节二等奖,作为画家他的画远近闻名,并举办了个人画展。他到底是有多少潜力!
《昆虫记》是一本讲昆虫生活的书,涉及蜣螂、蚂蚁、西绪福斯虫等100多种昆虫。
《昆虫记》分十卷,每一卷分17~25不等的章节,每章节详细、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同时收入一些讲述经历、回忆往事的传记性文章。
在该书中,作者描述了小小的昆虫恪守自然规则,为了生存和繁衍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作者依据其毕生从事昆虫研究的经历和成果,以人性化观照虫性,以虫性反映社会,重点介绍了他所观察和研究的昆虫的外部形态、生物习性,真实地记录了几种常见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死亡等。
另外,此书不仅详尽地记录着法布尔的研究成果,更记载着法布尔痴迷昆虫研究的动因、生平抱负、知识背景和生活状况等。
尤其是《阿尔玛实验室》、《返祖现象》、《我的学校》、《水塘》、《数学忆事:牛顿二项式》、《数学忆事:我的小桌》、《童年的回忆》、《难忘的一课》和《工业化学》这几章。
如果换一种眼光看,不妨把《昆虫记》当作法布尔的自传,一部非常奇特的自传,昆虫只不过是他研究经历的证据,传记的旁证材料。
第七章:记录了金步甲、松树鳃金龟、沼泽鸢尾象、萤火虫等昆虫的婚俗、产卵等方面的知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第八章:记录了香树蚜虫、蜂蚜蝇、彩带圆网蛛等昆虫的习性。
第九章:证明人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在同一个紧密联系的系统之中,昆虫是地球生物链上不可缺少的一环。
第十章:向人们揭示了这些昆虫对自己的爱侣和孩子的款款深情,用生动、平实的语言谱写出昆虫世界的爱情诗篇。
有些人的一生,在历史里书写传奇,故事经历了时间的冲刷,却流水依旧,碧幽生色,例如李叔同,前半生浪迹燕市,厮磨金粉;后半生晨钟暮鼓,青灯古佛度流年,绚烂至极,至今为人所道,只是在人言里,他的故事始终弥漫着淡淡的哀愁,一如他的爱情,读来总是缠绵哀婉。
李叔同
1880年,李叔同出生于经商世家,自幼天资聪颖,8岁熟读四书五经,13岁钻研历朝书法,15岁那年便惊才绝艳,名噪一时。自古少年多风流,尤其还是李叔同这样有才情的少年,自是不用说。他流连风月,花间酒肆里总能见到他的身影,也是在那时,他邂逅了名伶杨翠喜,一见倾心,再难自拔。年少的喜欢总是干净纯粹的,爱恋起来简单浓烈,花前月下,赏月谈心,李叔同对杨翠喜情根深种。只是造化弄人,这段初恋最终以杨翠喜无奈嫁做商人妇的悲剧结束。
杨翠喜
失去杨翠喜的李叔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郁郁寡欢,消极堕落的,为了让儿子忘却这段感情带来的伤痛,十八岁那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下,李叔同迎娶了俞氏为妻。由于这段婚姻一开始就带着强制色彩,所以李叔同不仅仅没有通过这段婚姻得到心灵上的慰藉,反而更添苦闷。在愁苦之际,恰逢国家遭难,李叔同便将满腔热情投入到参与维新变法之中,然而,维新变法很快以失败告终,李叔同不得已只能携母亲妻子等人匆匆逃亡上海。
李叔同饰演茶花女(左一)
上海是醉生梦死之处,李叔同沉醉其中,日夜宿于烟花巷柳之处,交友宴饮,赌书泼墨,他甚至粉墨登场表演京剧,他借用戏文里的悲欢离合,将凡尘俗世的荒唐、绚烂与黯败表现得淋漓尽致,用一副寄情声色的皮囊将自己寻找归宿的灵魂暗藏。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一首送别道尽了人生悲欢离合,流传至今。有一个人,偶然间的一弹一奏便有了这首音乐经典,他不是别人,正是我们熟悉而又陌生的弘一法师,李叔同。
李叔同,幼名成蹊,字叔同,排列第三,又称李三郎。一个从小含着金钥匙出身,多才多艺的风流才子,为什么后来成了苦修律宗的高僧?一个曾在爱情上说“姻缘前定”的痴情男子,为什么后来绝情抛离爱妻?
李叔同的一生究竟有这怎样的***故事?
记得电影《一轮明月》里曾有这么一个片段,李叔同母亲死的时候,他不顾家中人反对,强烈要求将侧室的母亲的棺材从正门外抬进来,并坚持母亲的丧礼自己主持。他的这一做法在家族中眼里是大不道行为,李家长辈更是直言李家会败在他手上。
李叔同在母亲丧礼上弹唱的《梦》,感动了在场所有的人。最初外人眼中的“胡闹”成为,变成了对李叔同深深的认可与尊敬。一句“叔同,我死的时候,你能把这首歌也给我弹一遍,好吗?”足以证明一切。
正如他曾说的“母亲死后,自己如游丝飞絮,了无牵挂”,25岁的时候,他留下天津的妻儿只身一人去日本学习油画和音乐。如果说李叔同的才华是在母亲丧礼上崭露头角的话,那在日本留学期间,应该是大进步,***展的时期。
他曾在日本创办春柳社团,宗旨是“开通民智,鼓舞精神”,把以天下为己任的救世情怀通过戏剧抒发出来。《茶花女》在日本的演出,使春柳社名声大振。春柳社由原来的十几个人,发展到一百多人。李叔同创办的春柳社是中国第一个话剧团体。他是中国话剧运动创始人之一。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蚂蚁人物传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蚂蚁人物传记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25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