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有关冲突的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有关冲突的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范爱农青年时期在日本留学,刚到横滨时遇见了来接他们的鲁迅和子英.关吏检查范爱农等人的行李时翻出给师母带的的绣花的弓鞋,鲁迅看到后嗤之以鼻,摇了摇头,被范爱农看到了,范爱农从此对鲁迅不满.范爱农等人在火车上互相让座,鲁迅又看不过去,摇了摇头.
1907年日本留学生们接到安徽巡抚恩铭被刺杀、范爱农的老师徐锡麟被杀的消息,举凡同乡会时他反对鲁迅等人主张发电回国的想法,专门跟鲁迅作对,从此与鲁迅作对.
后来范爱农由于没钱回乡,受到轻蔑,排斥,迫害,只得在乡下教几个小学生糊口.革命的前一年再次遇到鲁迅,两人熟识了,范爱农解释了为何当年与鲁迅作对,鲁迅表示歉意,两人冰释前嫌成为好友.
绥靖政策是指对侵略不加***、姑息纵容、退让屈服,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同侵略者勾结和妥协的政策。特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以英国、法国、美国等为代表的国家姑息纵容战败的德国恢复扩张、支持日本充当防范苏联的屏障和镇压国内革命的打手。1938年的慕尼黑阴谋将“绥靖”推向了顶峰,造成将捷克的苏台德地区被德国侵占的既成事实。继而,欧洲陆军第一强国的法国沦陷,到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随之破产。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欧洲各国遭受严重创伤,战后经济恢复缓慢,以英法两国为代表的国家急需恢复经济,虽说法国被称为欧洲第一陆军强国,但其经济低迷,政局不稳,内阁频繁更换。十月革命后,国际关系上开始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对立和博弈,而此时的美国也不愿看到新兴的苏联的壮大,便与英法一道,密谋以牺牲小国利益,将德国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又可称之祸水东移)。
1929年的经济危机使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遭受沉重打击,经济大幅下滑,军费不断减少,军费的减少导致了军队的衰弱,进而对德国控制随之削弱,德国趁机开始突破《凡尔赛条约》,英法等西方国家为阻止苏联的强大和影响,也把德国当作反对和阻止布尔什维主义的屏障,当德国希特勒上台建立法西斯***后,英法等国姑息和纵容德国的对外扩张,竭力把苗头引向东方的苏联。一战之后的和平主义思想、厌战畏战情绪也相当盛行,在法国尤其严重,英法等国的统治者既受和平主义思潮的影响和制约,又是这一思潮的推行者,绥靖政策只是他们推行这一思潮的产物。在英、法、美的绥靖政策纵容下,德、意、日三国加紧了自我膨胀和对外侵略扩张,先后有1931年日本主动挑起九一八事变。德国撕毁凡尔赛条约,公然扩军备战。英、法、德、意四国秘密签署《慕尼黑协定》,英法绥靖主义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助长了德意日对外侵略和扩张的野心。 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英法迫对德宣战,绥靖政策走向失败,然后是法国一个月战败,英国逃过英吉利海峡。
德国是后崛起的强国(一次世界大战前综合国力位居欧洲第一),而老牌西方列强已经把世界瓜分殆尽,为了获得市场、***、殖民地等,德国与英法等传统强国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为了获取“生存空间”,德国支持奥匈帝国以萨拉窝***为借口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果德国败北,丛林法则下,德国被宰割(日本正是投机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才得以窃取德国在山东的特权),民族仇恨在德意志民族心中酝酿。
一战后法国成为欧洲大陆霸主,这种局面是英国不愿见到的,奉行欧洲均衡政策的英国实行了“抚德抑法”的政策。一战后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成为西方国家公敌,英法美等国家在消灭苏联方面取得共识。所以,二战全面爆发前世界范围内发生了许多诡异***,其实都是德意日这些充满野心的***国家和英法美等国推行的绥靖政策相结合的产物。
***的出现不是历史的偶然,而是历史的必然,他成功点燃了德意志民族内心的怒火,也引发了德意志民族历史的诉求,战火已经不可避免。客观上,绥靖政策大大加速了***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步伐。
但英法美***用了“绥靖政策”,其核心是:牺牲其他小国(弱国)利益,壮大德意日实力,寄希望于德意日攻击消灭苏联(祸水东引),达到坐收渔利的目的。德意日成功利用《***产国际协定》迷惑了英法美,骗取英法美实行绥靖政策,达到暗度陈仓大力自身实力,为最后大战做好准备。在“抚德抑法”、绥靖政策作用下,一系列“诡异”***发生了:
1935年3月,容忍***公然撕毁凡尔赛合约,重整军备。8月,美国国会通过中立法案。10月,容忍意大利侵占埃塞俄比亚。
1937年7月,容忍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英日签订“有田——古莱琪协定”。
1938年3月,容忍德国吞并奥地利。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有关冲突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有关冲突的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26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