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1860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1860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2、1860年8月,英法联军18000人,由北塘登陆,进占天津;
3、1860年9月,清军在北京通州八里桥迎战英法联军失利;
4、1860年10月18日,英法联军占领北京,抢劫焚毁圆明园。
1、火烧圆明园,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占据圆明园。中国守军寡不敌众,圆明园总管大臣文丰投福海自尽,住在园内的常嫔受惊身亡。英国军队首领额尔金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下令烧毁圆明园。3500名英法联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日不灭;
2、签订《北京条约》《北京条约》,包括《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中俄北京条约》,是1860年清朝***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在北京分别与英国、法国、俄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3、第三次大沽口之战,第三次大沽口之战是第二次***战争的一场决定性战役,发生在1860年,战后大沽口完全遭到了英法联军的控制。参战方有大清、英国、法国,最后英法联军获得了胜利。
1860年是第二次***战争的最后一年,最重大的***就是英法联***烧圆明园。
中国传统纪年年号:清文宗咸丰十年,庚申年(猴年),在这一年中,举世瞩目的圆明园被毁,清***先后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加快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步伐。
1、1860年4月,英法联军占领舟山;
2、1860年8月,英法联军18000人,由北塘登陆,进占天津;
3、1860年9月,清军在北京通州八里桥迎战英法联军失利;
4、1860年10月18日,英法联军占领北京,抢劫焚毁圆明园。
1860年中国传统纪年年号:清文宗咸丰十年,庚申年(猴年),在这一年中,举世瞩目的圆明园被毁,清***先后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加快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步伐。
2月,英、法两国***分别再度任命额尔金和葛罗为全权代表,率领英军一万五千余人,法军约七千人,扩大侵华战争。
4月,英法联军占领舟山。
5、6月,英军占大连湾,法军占烟台,封锁渤海湾,并以此作为进攻大沽口的前进基地。俄国公使伊格纳季耶夫和美国公使华若翰也于7月赶到渤海湾,再次以“调停人”为名,配合英、法行动。清***在大沽战役获胜后,幻想就此与英、法两国罢兵言和。
8月1日,英法联军在北塘登陆,没有遇到任何抵抗。14日,攻陷塘沽。再水陆协同,进攻大沽北岸炮台。守台清军在直隶提督乐善指挥下,英勇抗击。但清***本无决心,咸丰帝命令僧格林沁离营撤退。清军遂逃离大沽,经天津退至通州(今北京通县)。
8月21日,大沽失陷。侵略军长驱直入,24日占领天津。清***急派桂良等到天津议和。英、法提出,除须全部接受《天津条约》外,还要增开天津为通商口岸,增加赔款以及各带兵千人进京换约。清***予以拒绝,谈判破裂。侵略军从天津向北京进犯。
9月18日,英法联军攻陷通州。21日,清军与英法联军在八里桥展开激战,统帅僧格林沁等率先逃走,致使全军动摇,而遭败绩。次日,咸丰帝带领后妃和一批官员仓皇逃往热河(今河北承德),令其弟恭亲王奕欣留守北京,负责和议。在英法联军进攻北京时,俄使伊格纳季耶夫又向英、法提供了北京防卫的情况。
10月13日,英法联军攻入安定门,控制北京城。侵略军一路烧杀抢掠,在清廷长期经营的圆明园大肆抢掠珍贵文物和金银珠宝,并将园内建筑付之一炬。
10月24日、25日,奕欣分 别与额尔金、葛罗交换了《天津条约》批准书,并订立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1860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1860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49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