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正文

大理国的主要历史***,大理国的主要历史***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理国主要历史事件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大理国的主要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历史上神秘的大理国,究竟结局如何?
  2. 请问大理国的历史?
  3. 大理国被谁所灭(求过程)?

历史上神秘的大理国,究竟结局如何?

大理国就是现在的云贵地区。

唐玄宗时期,这里的六诏部落中的南诏干掉其他几个部落,建立了南诏国,南诏国曾经臣服与唐朝,但是时叛时降,有时候还联合吐蕃一起进犯四川地区。

大理国的主要历史事件,大理国的主要历史事件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南诏国到五代时期,被段氏一族建立起大理国,大理国在北宋建立后臣服于北宋。一直到南宋和北宋的始终,大理国始终与两宋保持了比较和睦的外交关系

南宋时期的大理国

南宋末年,蒙古帝国南征,此时是蒙古帝国的第四代大汗蒙哥在位期间,此时蒙古帝国对外征战的雄风仍在,蒙古帝国连续发动了第三次西征和对于南宋王朝的南征,南宋王朝虽然进攻乏力,但是善于防守,这也是蒙古大军对外攻伐的过程中,最为难打的战争

大理国的主要历史事件,大理国的主要历史事件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了彻底征服南宋王朝,对南宋王朝形成包围态势,蒙古人向南宋的西南的屏障大理国发动进攻,蒙哥大汗派出弟弟忽必烈南征大理国,最终忽必烈率领蒙古大军攻灭大理国,从未在陆地上形成对南宋王朝的包围圈。

南宋灭亡前与蒙古帝国的对峙图

不过蒙古军队虽然攻灭大理国,却仍然保留了大理段氏的权力,由蒙古驻军和大理段氏共同管理云贵地区,100年后,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在北伐元大都之后,又派出义子沐英等将领率军进攻云南,击败元朝的梁王和大理段氏,建立起明王朝在云南的统治。

大理国的主要历史事件,大理国的主要历史事件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也就是在此时,大理段氏才算是正式灭亡。

明军攻破云南

请问大理国的历史?

大理国(937年—1254年)是中国历史上在西南一带建立的多民族***,全国尊崇佛教,历代国君多于暮年禅位为僧。

大明七年(937年),后晋通海节度使段思平联合洱海地区贵族高方、董伽罗灭大义宁国,定都羊苴咩城(今云南大理),国号“大理”,史称“前理”。疆域覆盖今中国云南、贵州西南部,以及缅甸、老挝、越南北部部分地区。1095年,宰相高升泰篡位,改国号“大中”,翌年薨逝归政段正淳,史称“后理”。1254年,大理国被大蒙古国所灭,原大理国君段兴智被任命为大理世袭总管。

一、段氏建国

唐朝天宝战争中,大将军段俭魏大败唐军,为南诏国立下赫赫战功,被南诏国王蒙阁罗凤擢授为清平官,传六世至段思平。段思平初为幕览(小府副将),由于武艺超群,才干出众被提拔为通海节度使,成为统辖一方的大将。

南诏尊圣二年(929年),杨干贞夺赵善政之位,建大义宁国,改元兴圣。其弟杨诏指段思平有帝王之相,疑惧之下杨干贞下令追杀段思平,段思平因到秀山神祠占卜得到启示,藏匿在自己舅父部族中。会善政臣守高方和段思平关系密切,派段思平之弟段思良和军师董迦罗前来加以保护。

南诏兴圣元年(930年),杨干贞的位置被其弟杨诏所篡,杨诏得位后,改元“大明”。段思平随即向东方的黑爨三十七蛮部借兵,会于石城,以董迦罗为军师进攻南诏,所向皆克,遂进攻大理。当时杨诏等陈兵据桥,段军不能通过。当晚段思平在梦中得到三个梦境:“人无首;玉瓶无耳;镜破”,感到大惑不解,军师董迦罗指段思平的梦境乃吉兆,因为“君乃丈夫,去首为天;玉瓶去耳为王;镜破则无对者”,因而军心大振。是日段军找到一名浣纱妇女,指引段军渡河地点,曰:“人从我江尾,马从三沙矣,尔国名大理。”

段思平大军按照浣纱妇女的指引,成功渡河,杨诏兵败***,杨干贞知道兵败消息后弃城而逃,为段思平军所擒,大义宁国灭亡。

大明七年(937年),段思平即位,改国号“大理”,建元文德,仍定都羊苴咩城。段思平建立大理国后,厉行改革、励精图治、发展生产,着手建立新的封建秩序,大理国的生产、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大理国被谁所灭(求过程)?

公元1253年,大理国被大蒙古国所灭。蒙哥汗命其弟忽必烈和大将兀良合台统军,发动了对大理国的大规模征伐,兵分东、西、中三路。

忽必烈亲率中路军,于1253年10月过大渡河,抵***江,多位酋长归附,献计用革囊渡江,蒙古军遂用皮筏渡江,到达丽江,即历史上有名的"元跨革囊"。

忽必烈先派使者到大理劝降,大理相国高泰祥主张坚决抵抗,杀了使者。12月,忽必烈大军一路直下,长驱直入,进军龙首关,几乎没有受到任何抵抗地直逼大理城。

随后,兀良合台率领的蒙古西路军也渡江到丽江县塔城、巨甸、石鼓。东路军过***江到达楚雄、姚安。这样,三路大军对大理城形成包围之势。

大理国内各族的贵族分子纷纷降蒙。

当时的大理国,军事力量并不薄弱,但为了削弱段氏势力,控制国政,高氏有意一方面把大理国军队的精锐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一方面则着力发展自己的地方武装,王畿之地的力量反而相当薄弱。

段兴智与高泰祥,引兵背城出战,惨遭大败,弃城而逃,各奔一方,蒙古军队不费吹灰之力地攻占了大理都城

忽必烈命令姚枢裂帛为旗,上写止杀,分头号令各街巷,于是军民安定。

姚枢还搜集了大理的图书档册。

蒙古兵在姚州抓获高泰祥,"泰祥奔姚州,被执,谕之降,不屈,命斩于五华楼。"高泰祥临刑,叹曰:"段运不回,天使其然,为臣殒首,盖其分也。"忽必烈认为他是忠臣,对其后代"许以世其官" 。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大理国的主要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大理国的主要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