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圣经记载的历史事件是什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圣经记载的历史事件是什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每年的12月25日被称作“圣诞节”,但耶稣的生日并不是这一天。按照玛丽安妮·梅林(Mehling,Marianne)的说法,公元3世纪初,教皇将耶稣的生日强行定在12月25日,目的是“希望以此来排除其他所有(在这一天举行的)种种祭礼”。也就是说,圣诞节的诞生,始于一种隐蔽的权力斗争。
公元4世纪,***教成了罗马帝国的官方信仰,圣诞日也成了官方节日。官方希望在这一天的庆祝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权威。但对民众而言,在新节日里延续旧风俗,继续快乐地向地位更高者索要礼物,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尽管主教阿斯提留将索要礼物这一习俗斥为贪得无厌、唯利是图的肮脏行为,官方也实施了种种查禁措施,但民众我行我素,整个中世纪,礼物的赠送始终与圣诞节息息相关。
到了12世纪,一位已去世了近700年的主教圣.尼古拉斯,成了圣诞节礼物赠送活动的代言人。传说中,这位主教曾帮助过一位穷困潦倒的父亲,在三个夜晚向他的窗户扔进去三袋金子,使其不必将自己的三个女儿卖身为奴隶和***。这是官方乐于接受的一种变化。当然,他们也没有忘了借机彰显自己的权威,他们给圣.尼古拉斯追加设定——在圣诞节,他不仅仅负责赠送礼物,也负责拿鞭子和棍棒抽打异***和为恶者,包括行为不端的孩子;同时还制定了宏大庄严的圣.尼古拉斯(由人饰演)出行仪式。
16世纪宗教革命引发的上层权力斗争,严重冲击了民众在圣诞节索要礼物这一古老的快乐。对新教改革者而言,圣.尼古拉斯不属于自己的阵营,自然很难容忍他继续担任圣诞节的礼物赠送者。马丁.路德曾选择用“圣婴”来压制尼古拉斯的节日地位,他16世纪晚期的信徒则致力于彻底摒弃尼古拉斯的存在。一些加尔文派地区,则干脆废除了圣诞节,严禁孩子摆出鞋子或者袜子来接收礼物,庆祝圣诞将被收监。作为应对,包括妖怪、女巫、羊皮男在内的其他神话人物,成了民间新的“圣诞礼物赠送者”。
进入19世纪,北美人终于有机会通过出版物塑造自己心目中的“圣诞礼物赠送者”。他不再是威严的圣.尼古拉斯,也不是天使、圣人、妖怪这些“尼古拉斯的替代品”。他是一个驾驶着驯鹿雪橇的慈祥老者,不再有宗教官员的权威;他从头到脚裹着厚厚的毛皮衣服,不再身着主教长袍;他不再拿鞭子和棍棒监督受赠者的信仰,他愉快地钻烟囱,身上沾满煤灰,只为让受赠者开心,不求取任何回报。
他有了一个新名字“圣诞老人”。他脱离了权力的控制,带来一种自由自在的快乐。
圣经,是神话故事和历史***的混合体,编写它的是犹太民族一代一代的所谓先知。他们把原始人类口口相传的神话故事进行重新编辑整理,为自己民族的存在和比别的民族优越找正当理由。所以,在他们眼里耶和华只是犹太人的神,犹太人才是上帝的子民,其它民族统称异***。据说亚当、夏娃是最初的两个犹太人,是上帝创造的。犹太人会用文字语言记载事物的时候,已经是奴隶社会,男人开始主宰部落的事情。先知就是部落里有文化会写字的一群男人,先知相当于巫师,会占卜的,他们的话有人信,他们说自己是在传达上帝的旨意。既然是男人掌管巫师这个行业,当遇到天灾人祸时他们不会说自己无能,他们会找到替罪羊的,最好的替罪羊就是女人,因为在男人主导世界女人没有反抗力,不需要害怕,可以恣意践踏。于是夏娃就承担了主要罪过,亚当承担次要罪过。这就是所谓“原罪”。后来的人只能不停地忏悔替自己的祖先亚当和夏娃赎罪。这个设计是很“巧妙”的,无论部落首领如何残酷的压榨部落成员,他都是在替上帝惩罚罪人,正当得不能再正当。部落成员的任何反抗都是罪上加罪,谁还有勇气反抗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圣经记载的历史***是什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圣经记载的历史***是什么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27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