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美国大战德国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美国大战德国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这是因为美军缺乏坦克战经验,德军缜密部署,灵活运用坦克的长处进行作战,因此首次交战期间,美军损失惨重,主要有如下三点:
隆美尔元帅是坦克闪电战的创始人之一,也是德军坦克装甲兵团中的著名将领,在对法作战期间,曾利用坦克集群重创法军,其推进速度之快战绩之高,被誉为魔鬼之师,有着极为丰富的坦克兵团作战经验。德军在北非战场遭遇连续失利的情况下,隆美尔将军被调往该地后迅速扭转战局,也因此晋升为德国陆军元帅。
隆美尔所在部队能灵活运用坦克的优势,将坦克的性能发挥到极致,还懂得举一反三,利用高***当反坦克炮用,通过设伏、伏击、主动出击,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因此能取得较好战绩。
虽然之前德军刚被蒙哥马利率领的英军击败,但隆美尔与德军并未因此丧失斗志。此时战场环境对德军不利,前有英军后有美军,因此刚刚抵达北非战场的美军官兵,信心十足,满怀热情,准备与英军一起歼灭隆美尔的装甲兵团,但美军对德军缺乏了解,对当地环境也不是非常熟悉,因此在前期交战中遭遇德军数次伏击,损失惨重。
在兵力方面,美军前期首批抵达的坦克有500多辆,其中包括100辆半履带反坦克装甲车,以及7万名官兵,美军配备的主战坦克为经典的M4谢尔曼中型坦克。德军方面则装备有300辆4号坦克和几百门反坦克炮,以及十几万官兵。从人员与装备上看,前期美军并未占据优势。
一战美军并无上乘表现,战争一结束,美国不重视陆军,只重视海军,美国只保留了一支装备落后、思想落后的小陆军,巴顿作为美国坦克部队的指挥官,甚至要自掏腰包为自己的部队购买合适的装备。二战爆发,美军参战,大量扩充的美国陆军部队,虽经训练,仍然缺乏实际的作战经验,与久经战阵的德军作战,自然不是对手,军队还需要实战学习。
在二战中的北非战场,美军在与德军的前期交战中,为何会损失惨重,其原因主要有如下三点。
第一,美军遇到的对手是被称为“沙漠之狐”的埃尔文·隆美尔元帅所率领的德军装甲兵团。
隆美尔元帅是坦克闪电战的创始人之一,也是德军坦克装甲兵团中的著名将领,在对法作战期间,曾利用坦克集群重创法军,其推进速度之快战绩之高,被誉为魔鬼之师,有着极为丰富的坦克兵团作战经验。德军在北非战场遭遇连续失利的情况下,隆美尔将军被调往该地后迅速扭转战局,也因此晋升为德国陆军元帅。
第二,德军部署严密,坦克战术运用灵活,大胆运用闪击战术。
隆美尔所在部队能灵活运用坦克的优势,将坦克的性能发挥到极致,还懂得举一反三,利用高***当反坦克炮用,通过设伏、伏击、主动出击,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因此能取得较好战绩。
第三,前期美军装备与人员并未占据优势,同时缺乏实战经验。
虽然之前德军刚被蒙哥马利率领的英军击败,但隆美尔与德军并未因此丧失斗志。此时战场环境对德军不利,前有英军后有美军,因此刚刚抵达北非战场的美军官兵,信心十足,满怀热情,准备与英军一起歼灭隆美尔的装甲兵团,但美军对德军缺乏了解,对当地环境也不是非常熟悉,因此在前期交战中遭遇德军数次伏击,损失惨重。
盟军第二次阿拉曼战役获得胜利后,彻底扭转了在北非战场的形势,纳粹德国占领埃及、控制苏伊士运河以及中东油田的希望彻底破灭。这次战役后轴心国在北非战场转入战略撤退,由此它与同时期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与瓜岛战役成为同盟国进入战略反攻阶段的开始。
同一时间,苏联也对美英施加压力,要求其尽快在欧洲展开军事行动以及开辟第二战场以减轻德军对苏军的压力,美军指挥官也赞同尽快在欧洲登陆,但英军想要先消灭北非的轴心国军队、加强地中海的制海权,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在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的强烈坚持下同意在法属北非登陆。
附图,蒙哥马利,1942年11月
1942年11月8日,盟军发动”火炬行动“,从法属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沿岸登陆。盟军攻占阿尔及利亚后,按原***将在冬季派一支特遣部队穿越的崎岖山区在轴心军组织起防御前尽快占领1300千米外的突尼斯,以对德军成前后包夹之势。德、意军为摆脱两面作战的风险也准备占领这里,到11月底,轴心军3个师(德军第10装甲师以及2个意大利步兵师)经海运抵达突尼斯。
隆美尔***依托马雷斯防线阻止盟军从黎波里迫近突尼斯南部,当地有利的地理位置十分有利于德军防御。1943年1月23日,蒙哥马利的第8军团占领的黎波里,轴心国军队通过利比亚撤退至马特雷防线,但美国第2军进入突尼斯使隆美尔的***出现重大漏洞。
隆美尔***攻击通过凯赛林隘口的美国第2军,以此来消除盟军攻击连接马特雷防线和突尼斯沿海走廊的威胁。1943年2月19日,德军“最高统帅部”同意经修订的***,即通过凯赛林和斯比巴隘口向北对塔拉和勒凯夫进攻,扫荡西多塞尔,并威胁第1军团的侧翼。德军的迅猛攻击突破了美军防线,年轻的美军几乎没有或根本没有装甲战的经验,他们的M3李/格兰特和M3斯图亚特坦克在德军4号和虎式坦克的手下不堪一击,年轻的美军付出了重大代价。
凯赛林隘口战役是在突尼斯中西部的阿特拉斯山脉的凯赛林隘口进行的一系列战斗。参战的轴心国部队主要是由埃尔温·隆美尔元帅率领的德、意大利装甲军团(即重组的德国非洲军)和德国第5装甲军的两个装甲师,而参战的盟军大都来自弗雷登道尔少将指挥的美国第2军。
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和德军的首次大规模会战,美军因缺乏经验和指挥不当导致伤亡惨重,在溃败中从费德隘口的阵地被迫后撤50英里(80 公里)。战后,美军从单位组织到指挥官进行了彻底改变,这使得美军有了基本的作战经验。
美国今天是处于世界霸主地位,但是这并不能说明他们在二战的时候也是这么的强大。
二战期间,就世界上的军事力量来说,德国无疑是最强的。当然这里也是不排除德国的海军实力确实要差一点,但是即使如此,德国的军事实力也是不容小觑。
二战时期,德国的军事实力不仅仅只是表现在装备上,更重要的是他们的作战经验,尤其是德国的陆军实力,那更是不用说,如果德国有足够的***支持,那么他们完全有实力进行两线作战。
这从苏联与德国的战役可以看得出来,几乎每一次的战斗,德国都会以一个极小的代价取得胜利,即使是失败了,往往他们损失也是要远小于苏联方面的。而就美国来说,他们在战争早期,无疑对上德国是处于劣势的。
但是随着时间的增长,德军老兵的消耗以及美军的士兵又得到磨练,再加上德军的损耗,美军的不断补充,此消彼长,美军才得以逐渐的获得上风的地位。
所以,在非洲,美军与德军首次较量损失惨重也是应该的,不然,德国方面那么多装备还有前面积累的经验值不就毫无作用了吗?
德国对美国的威胁更大,德国如果夺取了整个欧洲的***,对美国是很危险的德国战争实力比日本强,综合国力也比日本强德国已经遭到群殴了,美国顺便去分一杯羹但实际上明显是美国更注重太平洋战场,欧洲战场投入的兵力远没有太平洋战场上得多,而且一些新武器像B29从来没在欧洲战场服役过,况且欧洲战场美军进展也十分缓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美国大战德国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美国大战德国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32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