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传记 > 正文

人物传记课文,人物传记课文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人物传记课文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人物传记课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初中语文有哪些课文是传记?
  2. 说和做这篇课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 说和做这篇课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 邓稼先课文?
  5. 有些学校强制性叫学生买课外阅读书,对此你怎么看?

初中语文哪些课文是传记?

初中语文传记应该是有的。比如说杨振宁邓稼先就是传记文学,当然臧克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同样也是属于传记文学。我们就拿邓稼先来说,这篇文章是介绍了邓稼先在沙漠戈壁研究两弹一星是所作出的卓越的贡献,通过具体的事例和感人的语言,表达出他高尚的人格品质。

说和做这篇课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主要是想表达作者对闻一多先生精研学术的严谨态度,反对独裁、追求民主的大无畏精神敬佩的情感。

人物传记课文,人物传记课文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说和做这篇课文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表现了他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

这一篇文章不是人物传记,却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略,表现了他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闻一多先生前期潜心于学术,后期投身于民主运动,这反映了他对社会认识的变化。但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爱国者,一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他是始终如一的。

对作为“革命家的方面”,则选取起稿政治***、群众大会演说、参加******这三件事作为例证。闻先生一生经历复杂,著作等身,可以记述的事很多很多。

人物传记课文,人物传记课文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作者只从大量材料中选取了这六件事,就已经把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都表现出来了。

扩展资料

闻一多,本名家骅,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1899年11月24日出生于湖北省浠水县一个“世家望族,书香门第”。五四运动时在北京清华学校读书时即参加学生运动,曾代表学校出席全国学联会议。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1925年5月回国后,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闪烁着反帝爱国的火花。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在这以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1943年后,因目睹蒋介石******的***,于是奋然而起,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1945年为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兼云南省负责人,昆明《民主周刊》社社长。“一二·一”惨案发生后,他更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最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遗著由朱自清编成《闻一多全集》四卷。

人物传记课文,人物传记课文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说和做这篇课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主要是想表达作者对闻一多先生精研学术的严谨态度,反对独裁、追求民主的大无畏精神敬佩的情感。

说和做这篇课文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表现了他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

这一篇文章不是人物传记,却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略,表现了他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闻一多先生前期潜心于学术,后期投身于民主运动,这反映了他对社会认识的变化。但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一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他是始终如一的。

对作为“革命家的方面”,则选取起稿政治***、群众大会演说、参加******这三件事作为例证。闻先生一生经历复杂,著作等身,可以记述的事很多很多。

作者只从大量材料中选取了这六件事,就已经把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都表现出来了。

扩展资料

闻一多,本名家骅,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1899年11月24日出生于湖北省浠水县一个“世家望族,书香门第”。五四运动时在北京清华学校读书时即参加***,曾代表学校出席全国学联会议。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1925年5月回国后,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闪烁着反帝爱国的火花。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在这以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1943年后,因目睹蒋介石******的***,于是奋然而起,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1945年为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兼云南省负责人,昆明《民主周刊》社社长。“一二·一”惨案发生后,他更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最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遗著由朱自清编成《闻一多全集》四卷。

邓稼先课文?

《邓稼先》是杨振宁写的一篇记人传记型文章,以中华千年来的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多年来民族情结、五十年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

本文收录在2017年春季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材第1课,课文录音在2017新版中增设,由杨波朗读。

有些学校强制性叫学生买课外阅读书,对此你怎么看?

不知道楼主说的强制性具体是什么意思,但是我要告诉你,课外阅读必不可少,是语文学习乃至各科学习都需要的,即使学校不强制性让学生买课外阅读书,家长也要主动给孩子买。

阅读教学在现在的语文教学中越来越重要,学生绝对不能少了课外阅读,并且要有一定的课文阅读量,少了是不行的,学校强制性的要求学生买课外书,大概就是因为像您这样的家长不知道课外阅读的重要***。

当然,学校要求买课外书没错,如果强制性要求非要在某一家书店购买,那就有问题了。所以,家长需要理智看待这个问题,不能盲目的说是对还是不对。

我是两个孩子的家长,大女儿现在上小学六年级了,也会面临学校要求购买课外读物的情况,对此,谈一下我的看法。

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学习知识阶段就是在上小学、中学的时候,相比于中学繁重的学业、大学里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占用了太多的时间精力,小学是最适合也最有时间阅读课外读物的年龄窗口,这个阶段的孩子,通过广泛的阅读课外书,不仅能够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满足求知的欲望,更重要的是能够建立起对阅读的喜爱和习惯,让阅读陪伴孩子的一生,为孩子的人生道路点亮一盏盏明灯,这种效果,很多时候是家长和老师做不到的。

现在的学校教育,已经远远不止于课本学习的内容,教学、考试的素材多多少少都会来源于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如果孩子不能完整的阅读过原著,几乎不可能理解一些相关知识的背景、内涵,这种情况下,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如果你不鼓励培养孩子阅读课外书、尤其是指定课外书的习惯,你指望你的孩子学的更好,考更好的成绩,几乎是不可能的了。

孩子总是会模仿家长的,也会被家长的行为所影响,一个喜欢阅读的家庭,日常总是被书籍包围着,父母在闲暇的时光习惯于拿起书来阅读,对于孩子的影响会很大,孩子自然而然的也会对阅读产生兴趣。

如果一个家长,整天只知道让孩子多学习、多看书,自己却拿着手机不放,看电视、打牌,这样的氛围下,怎么可能给孩子营造学习和阅读的环境呢?

孩子的精力总是很旺盛的,需要通过一些活动来消耗,如果孩子在做完作业之后,没有适宜的活动,也没法出去运动,不让孩子看书,那不是逼着孩子对手机、电子游戏、电视机产生兴趣吗?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人物传记课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人物传记课文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