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严复人物传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严复人物传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把所有的时间点串联起来后,形成一条完整的时间线索。
中国近代史是从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到1949年南京******覆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中国近代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战争(1840)~第二次***战争(1856)~甲午中日战争(189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辛亥革命(1911)~五四运动(1919)新文化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大1921~国共第一次合作1924~国共十年内战1927~抗日战争1937~***1945)
这就是一条清晰的时间线索。
二,学会空间定位
准备一张中国地图,在这张地图上逐渐去标地点。
比如,各个不平等条约被逼开放的通商口岸的标注,按照时间用不同的笔标注,你会发现通商口岸的规律;以及每次侵略战争的路线都能帮助你的空间记忆。
再比如近代民族工业的标注,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天津机器局、福州船政局等;
有些人对历史课有些偏见,认为只要死记硬背就可以学好历史。这种过时的观点是错误的。现在学生们考试的题特别灵活,记的再多再准,不会运用仍等于白记。下面我就以近代史为例,说一下学好历史的几种方法。
首先:要弄清楚事件的前因后果。以***战争为例,要了解背景、原因(包括根本原因、直接原因)、起止时间、爆发、经过、结果、影响及《南京条约》的一些知识,还要探究失败的原因,我们从中要受到什么启示。
其次:要善于归纳、比较。有些相似的内容可以把它列为表格。下面以近代化的探索为例,我们从时间、领导阶级、性质、代表人物、主张、积极作用、学习角度多方面比表。这是我拍下列好的表格图片局部。
然后:①再归纳这些***的共同作用。例如:都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等等。②近代化探索的特点。如:中国近代化由学习西方的器物到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渐深入。
最后:还可以用年代尺学习法,更直观的记住***的先后顺序。下面以***为例。
另外还可以多看一些和近代史有关的***剧,以培养兴趣,增加记忆和理解。
以上就是我的观点,说的不对的地方请大家下面指出,一起讨论。
中国能有现在的发展,离不开古人所做出的努力,中国近代史有许多著名的成就。而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更应该了解中国近代史所发生的一些事情,充分的学习中国的近代历史,会对我们产生一些启发,从而更好的进行创新创作。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的来学习近代史呢,首先学习近代史要先理清他的思绪,发展的每个阶段。今天就交给大家如何更好的理清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史的话,我现在的研究方向是改革,对比中国晚清的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如果是出于学习上的话,读课本吧……看书多了是对应付考试没好处的。
推荐书目:《中国近代史》,《剑桥中国史晚清史》……我的书目里有一些,楼主可以自己去看看。至于民国时期的话,我是不看的。0
一
作为一名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的研究生,对于题主的问题,我来探讨一二。
要学习好中国近代史,我认为一方面可以从时间与空间两处着手,来加强自己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则是对自身更高层次的要求,即通过“同情之理解”来客观分析与评价历史人物与***,再者多阅读历史学者的有关书籍,在借鉴他人观点的基础上,深化自己对历史的理解。
首先,我们要明白何为历史。历史简单来说就是过去发生的事,中国近代史则指1840年***战争爆发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之间的这段历史。中国近代史是一段侵略与反侵略的历史,发生过***战争、第二次***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等诸多大***。将所发生***的具体时间串连成记忆的线索,能更好了解各***的来龙去脉,尤其是它们之间的联系。
中国近代史发生的诸多事情,都有明确的地点。而这些地理位置,与历史事件的发生有深刻的联系。因此,学会利用历史地图,能够更为直观地看到***发生地的特别之处。并尝试在头脑中勾勒地图与地点,训练自己的空间思维。
我们常说要用历史唯物主义来看待历史,通俗点讲,则是对历史要同情理解。同情理解指的是对古人要抱有同情的理解,而非站在现代人的角度去苛求古人。具体来讲,就是我们要把遇到的历史问题放到当时的背景下去思考。
例如,对历史人物李鸿章的评价问题。如果我们单纯站在当代人的角度,一定会指责他为“卖国贼”,但实际上,李鸿章与列强签约中日《马关条约》等不平等条约,是受到清***的指派,如果不是他去签约,就可能是张三或李四去,因此,签订丧权辱国条约的主要负责人是清***。
如果我们能尽量做到历史学者陈寅恪所讲的“同情之理解”,便能更为客观去看待当时的人或事。
通过我自己的历史学习,推荐几本我认为值得一读的书籍。蒋廷辅的《中国近代史》,这是一本非常专业的学术著作,这本书有助于读者整体思考中国近代史。陈旭麓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此书语言通俗有趣,有助于读者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多方面了解近代史。茅海建的《天朝的崩溃—***战争再研究》,本书是运用“同情之理解”原则分析***战争的典范,值得一读。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严复人物传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严复人物传记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32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