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传记 > 正文

朱棣人物传记-朱棣人物生平

本文目录一览:

朱棣能够当上皇帝的原因有哪些?你清楚吗?

个人原因:心狠手辣,根基深厚。掌握的燕辽地区,素有大志。军师:姚广孝,这个人很重要。他不断的提醒朱棣,让朱棣的目标明确化,将朱棣从一次次想要放弃中挽救回来,帮朱棣出谋划策,收买人心。

志向远大。在朱元璋所有的孩子中,朱棣算得上是出类拔萃的一个,在他少年时期,便非常的勇武,因此受到了朱元璋的喜爱。

他之所以能够做上皇帝,是因为当时他夺权,他本身十分的优秀,有着很好战略眼光,自己拥有雄才大略。

朱棣人物传记-朱棣人物生平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看历史人物传记,写出五个印象最深刻的历史人物评价

1、建隆元年(960年),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朝,定都开封。历史证明,赵匡胤是一位英明仁慈的皇帝,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杰出人物,是永不消逝的英雄。朱元璋,(1328-1398)明朝开国皇帝。

2、孔子儒家思想创始人,自汉代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直至清朝的治世哲学,也是知识分子的必修课,更成为中国传统***道德的内核。

3、圣神皇帝武则天,名武曌(公元624-705年),唐高宗皇后,后称帝,在位16年,实际执政了近半个世纪,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病死,终年82岁,葬于乾陵(高宗陵附近)。作为一个女子,我不得不说武则天很强。

朱棣人物传记-朱棣人物生平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4、曹操 曹操可能是历史上性格最复杂、形象最多样的人。他聪明透顶,又愚不可及;奸诈奸猾,又坦率真诚;豁达大度,又疑神疑鬼;宽宏大量,又心胸狭窄。

5、亚历山大大帝和·波拿巴,他们都是历史上非常出色和有影响力的领袖人物。他们的野心和决心使他们在历史上大放异彩。

让朱棣念念不忘的夏原吉是谁?他为何这么有魅力?

之后明成祖朱棣发动叛乱夺得帝位,夏原吉做为建文朝的***被别人抓捕压到朱棣眼前。可朱棣不仅没对夏原吉动一刑一法,还将他任职为户部左侍郎,后又清除质疑擢升为户部尚书。

朱棣人物传记-朱棣人物生平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让朱棣念念不忘的大明功臣 可如夏原吉所言,彼时大明的国情已如此不利。朱棣的这第五次北征自然是没能成功。在回京途中,病情加重的朱棣在床榻上发出:“夏原吉爱我”的哀叹,后悔自己未曾接受这位合拍老搭档的忠告。

夸张的是,直到朱棣进入了南京城,夏原吉仍然在埋头苦干,直到有人把他提溜到朱棣面前,夏原吉才发现朱允炆大势已去。而当朱棣打算处置夏原吉的时候,夏原吉却要求让自己把手头的一些工作整理完,之后自愿赴死。并坚称这些工作是利国利民的。

所以呢,也正因为这三天的原因,朱棣就间接的在自己的帝王履历上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夏元吉也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在朱棣登基后,直接做到了户部尚书的位置,主管了全国的经济大权。

原来,在朱棣攻进时,所有人都忙着逃跑,只有夏原吉还在工作,这样一个有聪明有责任心的员工正是朱棣欣赏的, 于是夏原吉顺利从朱棣的刀下幸存。他被朱棣提为户部左侍郎,后又晋升户部尚书。

求一个历史人物传记!急急

溥仪作为清朝的第十二位皇帝,也是我国封建王朝最后一位皇帝,三岁登基,合法在位三年,之后又任伪满洲国皇帝13年。

王羲之(303—361,一说321—379),字逸少,东晋时期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

刘询(公元前91年~公元前49年)生活年代汉朝 身份:汉宣帝,汉朝第十位皇帝 载入史籍:《史记·宣帝本纪》生平事迹:原名刘病已,生于前91年,史皇孙刘进的儿子。襁褓中的刘询曾因巫蛊之祸下狱,后被祖母史家收养。

林冲是《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他从一个安分守己的八十万禁军教头变成了“强盗”,从温暖的小康之家走上梁山聚义厅,林冲走过了一条艰苦险恶的人生道路。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未卜先知的人物传记

未卜先知的神话人物有如下:姜子牙 姜子牙已被后代传说为神。姜子牙是齐国的缔造者,周文王倾商,武王克纣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文化的创始人。鬼谷子 鬼谷子,姓王名诩,隐居鬼谷,所以自称“鬼谷先生”。

姜子牙已被后代传说为神。姜子牙是齐国的缔造者,周文王倾商,武王克纣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正统的女皇帝。她也经历了两次灵异的预言。第一次是在武则天小的时候。据《新唐书·袁天罡传》记载,当时她的父亲武士彟就任利州都督。

鬼谷子 纵横家的开山鼻祖,苏秦、张仪,孙膑、庞涓均为其***。他通天彻地,兼顾数家学问,人不能及。

燕王扫北的详细历史

燕王以讨齐、黄为名,起兵反抗,号称“靖难”。建文帝派兵平叛。于是在河北和山东一带进行了长达四年之久的大战。史称“靖难之战”,即民间流传的“燕王扫北”。

单田芳的历史评书《燕王扫北》历史上确有此事。燕王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名朱棣,领重兵镇守大都(北京)。朱元璋长子朱标早逝,根据传长不传嫡的传统,朱元璋死后,其皇太孙(朱标的大儿子)朱允文继皇帝位,年号建文。

年朱棣登帝位,改号永乐,后又迁都北景,是为明成祖。历史上称此事为“靖难之变”,民间俗称为“燕王扫北”。燕王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名朱棣,领重兵镇守大都(北京)。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