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医家人物传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医家人物传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历史上,医学家众多。下面仅仅介绍最初著名的几个医学家:
其主要的成就:发明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疾病,被称为脉学之宗
评价:《史记》称赞扁鹊是最早应用脉诊于临床的医生。此外,扁鹊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应用脉诊来判断疾病的医生,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脉诊理论。
(有一个轶事关于扁鹊换心的故事,感觉有些神奇,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莫名觉得这些话有点像神棍。看似很有道理,但是突然那么一想,思维之类的活动,是在大脑这个部位的,和心脏无关。所以说,有些神棍:鲁公扈、赵齐婴二人有轻病,就一起请扁鹊治病,扁鹊对公扈说:“你的志气强身体却很弱,有计谋却并不果断,齐婴你的志气弱身体却很好,没有谋虑却过于执著。如果把你们的心脏互换,就能平衡病也就好了。”......)
二、张仲景
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
主要成就: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
评价:其《伤寒杂病论》,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
三、华佗
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并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
成就:发明麻沸散,创编五禽戏(模仿虎、鹿、熊、猿、鸟)
评价:华佗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被后人多用神医华佗称呼他,又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称誉有杰出医术的医师。
四、孙思邈
唐朝著名医学家,被称为“药王”。
成就:著有《千金方》、《唐新本草》
司马迁在《扁鹊仓公列传》中曾介绍过一位上古时代的名医:“上古之时,医有俞附,治病不以汤液醴漉,镕石,挢引,案杬,毒熨,一拔见病之应,因五藏之输,乃割皮解肌,诀脉结筋,搦髓脑,揲荒爪幕,湔浣肠胃,漱涤五藏。”看来俞附是一个手术高明的解剖者,只是传记的神奇性让人难以信置。但是这份记载却是条理分明,层次清楚:先是割开皮肉,疏通经筋,***神经,接着拉开胸腹膜,抓起大网膜,最后洗浣肠胃,漱涤五脏,使人怀疑作者在写作时加进了西汉时期的解剖知识。汉代时,我国的解剖知识已相当丰富。因为金属刀具的大量使用已为解剖学的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
著名医书《黄帝内经》开始正式记载人体解剖。“解剖”"两字最先在《灵抠·经水篇》中出现,“若夫八尺之土,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皆有大数。”二千多年前的中国医人,开创了解剖尸体的先例。《内经》中的《肠胃篇》、《经筋篇》、《骨度篇》、《脉度篇》等,都是记述解剖学的专章。其中对人体骨胳、部位、脏腑、血管等,均有长度、重量、体积、容量的详细记载。书中一些解剖学的名称,主要脏腑的命名,到现代还在运用。
中国第一例有记载的解剖应该是1910年12月27日,傅家甸的解剖。
1910年11月7日,两名华工来到哈尔滨,他们是去俄国捕猎旱獭进行贩卖的。两人住进一家钻井工具商店开的小旅店,但不久离奇死亡,随后和他们接触的另外4人相继死亡,症状均为全身发黑,口吐血沫。由此,厄运笼罩了哈尔滨,并迅速向全国蔓延。
这是到目前,距离我们时间最近、规模最大的鼠疫大暴发。后来证实,这场瘟疫源头在沙俄西伯利亚, 经由中东铁路经满洲里进入哈尔滨,首发于哈尔滨傅家甸。傅家甸紧靠铁路枢纽,是哈尔滨最大华人居住区,大都是从山东闯关东来的。
瘟疫传播速度非常快,天津、北京、山东等地不久也发现疫情。傅家甸更是一家一家死亡,前来调查的警察、医护人员,也未能幸免。
此时的整个哈尔滨市,没有一个华人西医。
1910年12月,清***任命天津陆军军医学堂副监督伍连德为“东三省防鼠疫全权总医官”,作为钦差大臣赶赴哈尔滨开展防疫工作。
1910年12月24日傍晚,哈尔滨火车站,气温零下30多度,伍连德和他的学生林家瑞,拿着大清国的护照,坐了三天火车到达疫区。
此时的东北虽然疫情严重,但人们并没有重视起来。
对于感染病人,当地***仅仅是把周围浴池改造成瘟疫房,就近安置。一些当地商会,把闲置空房改造成临时病人居住点,并没有***取隔离措施。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医家人物传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医家人物传记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37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