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春秋时期的秦国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春秋时期的秦国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秦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07年),是周朝时在中国西北地区建立的诸侯国。始祖秦非子是商名将飞廉之子恶来之后。秦人先祖嬴姓部族早在殷商时期就是镇守西戎的得力助手。
周孝王六年(前905年),秦非子因养马有功被周天子封为附庸国。
[1]治都于秦邑(今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东北),号曰“秦嬴”。公元前821年,秦庄公击败西戎,被周宣王封为西陲大夫[2]。前770年,秦襄公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被封为诸侯。
[2]自此,秦国正式成为周朝的诸侯国。〔3〕秦穆公时称霸西戎,位列“春秋五霸”。战国初,经过百年的衰落期,魏国夺取了河西之地。秦孝公时,任用商鞅变法,富国强兵,逐渐成为战国中后期最强大的国家。
前325年秦惠文王称王。
前316年兼并巴国和蜀国。
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嬴政灭掉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王朝——秦朝。
前207年,面对农民起义的大潮,赵高逼杀秦二世,去秦帝号,立子婴为秦王。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亡。秦人早期与戎人杂居错处,远离中原。周王室东迁之后,秦人才逐步东进关中。到秦惠文王时期取巴蜀。秦国军队自商鞅变法实行奖励军功政策后愈战愈勇。武器装备不断改进。兵种已有步、车、骑之分。军队数量多时达到“带甲之士百万”,出现了尉缭、白起、王翦等著名军事家和将领。[4]秦国社会经济仍以农业为主。春秋时代晚期,出现了铸铁农具。战国时代,修建了郑国渠、都江堰等水利工程,进一步促使农业生产发展。手工业以冶铜和制陶最为发达。
中文名秦国
外文名the Qin state
公元前221年
秦统一六国。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并曰: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更名民曰“黔首”。设郡县制,分全国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废分封诸侯之制。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锺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车同轨,书同文字,统一度量衡。地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乡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
秦朝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
秦穆公时,任用贤臣,开地千里,国力日盛。
前361年,秦孝公继位,重用商鞅变法,使得秦国成为最富强诸侯国。
秦王嬴政,灭六国完成统一大业。前221年嬴政称帝,史称“秦始皇”。
公元前770 年刚刚立国的秦国为了扩充势力,把它的视野对准西戎。但秦襄公几次伐戎都失败了。
到秦武公时,由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势力迅速扩展,先后征服、并吞了绵诸、邽戎、冀戎、义渠戎、翟和豲等戎族。为了对新开辟的地区进行控制,秦国开始在这些地区建县。
公元前688 年(秦武公十年)秦国在己被征服的邽戎、冀戎地区,设邽县(今天水麦积区南)、冀县(今甘谷县)。这是甘肃历史上建立最早的两个县。
1.秦晋之地,本就是戎狄部落之所
春秋早期,人口稀少,群体结构为松散的部落模式。想当年周武王伐纣,也是联合大大小小很多部落,组成的联合军打败的商纣。
当年,周文王分封天下,很多诸侯国的封地都是在少数民族地盘,比如,齐国与鲁谷国在东夷之地,秦国与晋国在西戎和北狄的地方。
2.春秋早期,秦晋控制区域有限
早期封国,只是画个地盘,需要国君去自己开发建设,刚开始只有国都之城,周边有一些村落,秦国与晋国实际控制区域有限。
在秦晋周围广阔的土地上,还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很多部落,而且,这些部落人口也不少,作战能力也不俗,只是在礼仪文化方面差了一些。
秦穆公时先后灭掉西方戎族所建立的12个国家,开辟国土千余里并稳定大后方以后,才奠定了其作为春秋大国的基础。
3.周王室的地理位置
周王室建立之后,建都的所在地,离这些戎狄部落不是很远,经常受到戎狄部落的骚扰。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春秋时期的秦国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春秋时期的秦国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38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