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人物传记一王维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人物传记一王维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黄梅出山图出自:北宋沈括《梦溪笔谈》。
黄梅出山图文言文翻译是:王仲至观赏我家的藏画,最喜欢王维画的《黄梅出山图》。这是由于所画黄梅、曹溪二人,气韵神情和约束检点的态度,都像他们的为人。阅读传记所载二人的事迹,再看王维所画,可以想见二人的真实形象。
原文:
《梦溪笔谈•书画•王维〈黄梅出山图〉》 北宋 沈括
王仲至阅吾家画,最爱王维画《黄梅出山图》。盖其所图黄梅、曹溪二人,气韵神检,皆如其为人。读二人事迹,还观所画,可以想见其人。
李白,杜甫,白居易,杜牧,孟浩然,王维,贺知章,李商隐,韩愈,孟郊,刘禹锡,刘长卿,柳宗元,温庭筠,岑参,李益,许浑,韦应物,王昌龄,王建,李贺,李煜,元稹,骆宾王,张九龄,王勃,高适,陈子昂,皮日休,宋之问,薛涛,王之涣,张若虚,黄巢,
在《唐诗鉴赏辞典》中,收录了唐代194位诗人,1105首诗作。在《全唐诗库》则总共收录了唐代2529位诗人的诗作共计42863首。
唐朝距今已有一千多年,这些诗人只流传下来的其中一部分,还有许多诗作都是“无名氏"所作,也就是说不知道作者是谁。
唐朝近300年间,诞生了一大批诗人,第一位,杜甫(712年~770年)他共留下1300多首诗歌,儒家思想在杜甫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因此,他被称为“诗圣"。杜甫对后世影响力极大,如,白居易,元稹,李商隐。到宋代的,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再到近现代的鲁迅,闻一多,梁启超等等。
第二位,李白(701年~762年)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气势恢宏,奔放洒脱,给后世留下了许多精品,影响十分广泛。
第三位,王维(701年~761年)。第四位,白居易(772年~846年)。第五位,李商隐(813年~858年)。第六位,元稹(779年~831年)。第七位,杜牧(803年~852年)。第八位,刘禹锡(772年~842年)。第九位,王昌龄(698年~757年)。第十位,李贺(791年~817年)等等!
唐代著名诗人有:李白,杜甫,孟浩然,张九龄,王昌龄,韦应物,柳宗元,白居易,韩愈,李商隐,王维,李隆基,王勃,骆宾王,刘禹锡,杜牧,崔颢,王之涣,贾岛,贺之章,王昌龄,岑参,张继,刘禹锡等。
唐朝有二千多位诗人,创作了四万余首诗,尊敬的题主,回答完毕。
题主:“回答完了吗?”“没有完,但是,叫我咋个往下继续喃?”
题主:“你自由发挥吧!”......
唐朝是继秦汉以后,中国第二个鼎盛朝代(中唐以前),它社会稳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唐代的版图,东到那个唱“桔梗谣”和“阿里郎“的地方,西到中亚,那可是李白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北括牧马人高唱“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方,.......南至印度***的热带雨林。
凭借着国力的出色,国民的精神面貌昂杨向上,意气风发。当时的中国,是全世界最富裕、最文明、最强盛的国家!
如果说先期魏晋时代的艺术是体现人的觉醒,那么,***王朝的文化则是体现了人的自由。
领军全唐诗歌的“诗仙”李白的诗中,那种横扫***的气概,自由天地的精神,笑傲万物的情怀,呑吐宇宙的气魄,俯仰天地的情感,因此而成为***诗歌的杰出代表!
***历史上有两位光耀千古的人物,他们不是决定国家命运的帝王将相、也不是富如邓通的大亨、翻云覆雨的巨商富豪、也不是上马杀敌、为国捐躯的英雄豪杰,然而,人们至今敬仰他们,他们的英名永垂不朽,他们就是并称“李杜”的“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
三十五岁前的杜甫可是一位富家子弟呵,风流倜傥玉树临风,当然不是奶油小生,也非“桥南荀令过,十里送衣香”之流的藻饰之徒,而是“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年方双十,他和李白不谋而合,离开家乡,漫游吴越地区,五、六年后,两位诗界大哥级人物,因为游历等原因,最终未能科举及弟,名落孙山。
李白的晚年生活十分不幸,始则以“从逆”罪流放夜郎古国,已经两鬓飞雪的诗人只能感叹:“夜郎万里道,西上令人老”。遇敕后的李白顺江南下,依靠朋友的接济生活,上元二年(公元761)在金陵,生活窘迫的李白投靠族侄李阳冰,一年后与世长辞,享年61岁。
在***王朝,朝庭把开科取仕,选拔人才的关注点,放在了诗歌水平的高低,所以,更多应试的考生,把诗歌水平的高低做为了科举投入的首选。据说光是出名诗人达2500多人,享有盛名的60多位。从皇帝到大臣,无不以诗歌的水平高低而倍受赞誉。其中,尤以李白、杜甫分别享有《诗仙》和《诗圣》而名贯古今。除李、杜两人,孟浩然、王昌龄、刘禹熙、柳宗元、韩愈、骆宾王、元稹、杜牧、李商隐、贺知章、陈子昂、王之焕、王维、张九龄、韦应物、卢纶、白居易、李绅、岑参、李益、裴迪、……等等。
1、从诗史角度观察唐玄宗时代的官制与政治生态: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商务印书馆
另:《唐代政治史述论》等均可。
其中有关玄宗朝历史叙述详略得当,见解深刻,值得一读。
3、崔瑞德《剑桥中国史 隋唐卷》中有关玄宗朝的分析论述也很有启发性。
4、藤善真澄《安禄山》
5、岑仲勉《隋唐史》 商务印书馆
可与陈寅恪先生研究比较阅读。
谢谢邀请
想要了解唐玄宗时代的历史,那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唐玄宗。李隆基,712-765年在位,处于盛唐时期,这个时候的政治、经济、文化均大放异彩。在此推荐一些书籍,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首先,我个人还是认为想要比较真实地了解历史,还是要阅读一些古代文献。比如《旧唐书》,共200卷,包括《本纪》20卷、《志》30卷、《[_a***_]》150卷。其中关于李隆基的《本纪》卷八、卷九均为李隆基传,《志》中则记载了唐代的礼仪、音乐、天文、五行、地理、官职等等,内容丰富,在《列传》中记载了盛唐时期除皇帝以外的名人列传,这些对于了解盛唐时期的历史均有很大的作用。除此之外,可阅读《唐六典》,这是一本类似于行政法典的文献,规定了唐代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的机构、编制、职责、人员、品位、待遇等,注中又叙述了官制的历史沿革,因此,如若想要了解唐玄宗时期的政治等,可阅读此书籍。《全唐文》也是不错的选择,是嘉庆年间官修的关于唐五代文章总集,内容丰富,并且考证较为精良,是值得阅读的书籍。
当然,如果觉得古文献阅读起来比较生涩,可以阅读一些现代学者编写的关于这段时期的论著。当然,这些就不仅仅是记录历史,还会夹杂自身的评论在里面,这样也可以让人对这段时间的历史有更深刻的映像,如《剑桥中国隋唐史》第七章节是关于唐玄宗的论述,吕思勉的《隋唐五代史》,第四、第五章节对于玄宗时期的开始及结束均有详细地介绍,并加入自身的见解。
当然,如若觉得以上的都没有什么兴趣,可以观看一些纪录片,毕竟有画面的冲击,这样更加加深记忆。如探索发现栏目的《大明宫》,第四集、第五集,都有关于玄宗时期的故事。除此之外,还可以找一些小说来阅读,但是个人觉得***中作者的主观意愿还是比较强烈的,酌情阅读。
当然,以上所列的书籍并不是很多,如果想要更加详细地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了解当时的历史,可以分开寻找,有很多书籍可阅读,但是关于玄宗时期单独的似乎很少。
谢邀!柳中元于公元773年出生在河东解县今天的江西运城。21岁考取进士。反对藩镇分裂,担任监察御史时与刘禹锡一同参加永贞革新活动,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今湖南省零陵县一带)司马。十年后又被派到柳州更远的地方当刺史。精神倍受打击,四年后于公元819年11月28日去世,终年46岁。
他是一个被毛泽东称赞的维新改革家。他一生写了400多篇文章,和寓言,传记,墓志等,著名的有(永州八记)《河东先生集》
从他的文章《捕蛇说》中看到他揭露苛捐杂税害人的苛政。体现了他爱民知民疾苦之心。文中说:永州有毒蛇咬人必死,如果把它捉到晒干制药可以治很多绝症。皇帝下令,谁捉到两条上交可以免除赋税。于是永州人拼命寻找这种毒蛇,有个姓蒋的农民祖孙三代都在捕蛇,爷爷父亲都被蛇咬死了,他自己几次从蛇嘴里死里逃生。有人问他,这么危险为什么要干,他说:"我不捉蛇,那些交不起赋税被逼死的人更多。面对死亡的威胁,宁愿一辈子捕蛇"。柳中元叹道:"苛刻的政令比老虎还凶猛,赋敛的为害比毒蛇还厉害"。
他是唐宋八大家中的第二,人们至今在怀念这位"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人物传记一王维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人物传记一王维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39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