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名正言顺的历史事件是什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名正言顺的历史事件是什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上古的历史太久远了,这方面的资料都是一些传说、野史,没有哪一部权威的史书对这些历史典故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但是历史上有一件事可以给这种禅让制做一个标注,那就是宋朝的金匮之盟,赵二杀了太祖皇帝以后,大肆篡改历史,以至于后来的史书上记载的是老赵家取得江山,大部分功劳归功于赵二,而且他们俩的母亲死的时候,曾经把他们俩叫到病床前,要求太祖把皇位传给赵二,要知道,太祖死的时候,大儿子已经20岁了,赵二以为他能骗得了谁?反正我是不信什么金匮之盟的。综上所述,我更愿意相信禅让制是一种谣传,上古皇帝之间的权力交接应该也是充满暴力和血腥的
我的主业是读《史记》,就《史记》提供的素材,做逻辑分析,尝试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来看历史。
1、舜是禹的杀父仇人。鲧受命治水,9年没有成果,舜开始代理国政的时候,到四方巡视,看到鲧治理洪水的工作做的不怎么样,就把鲧流放到羽山,鲧后来就死在了那里。鲧做事还是很负责的,只是能力不足,用错的方法。舜流放鲧,是对事不对人,也是他实现政治目的的一个手段,但毕竟是杀死禹父亲的凶手,不共戴天之仇。舜不会自愿的把权柄交给禹。
2、让禹继承父业,继续治水。有其他的考虑,但更多的是不得已,没有其他合适的人可以用。
3、禹在治水的过程当中,获得了民众、各诸侯和大臣的支持,势力逐渐壮大。治水成功,功绩很大,舜这会想杀也不能杀,也很可能已经杀不了了。贸然的行动,可能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4、舜、皋陶、伯夷、禹等在朝堂上的对话,禹的不臣之心昭然若揭,但舜也无可奈何,可以说禹在那个时候已经实际控制了国家的权力,后来舜被迫把禹举荐给上天,或者说舜是顺势而为,做了个顺水人情,确立为天子的继承人。
5、禹虽然被确立为天子继承人,但舜并没有让禹代理国政。反观尧禅让给舜,舜代理国政8年,期间清除异己,扶植自己的势力,为顺利登基做好铺垫;后来禹禅让给皋陶、益,都有让他们代理国政,皋陶死的早,但益代理国政有10年左右。为什么舜不让禹代理国政呢?
6、舜51岁登基,83岁立禹为嗣,但一直都没让禹代理国政,100岁高龄到南方巡视,在南方苍梧的郊野逝世。中间17年发生了什么,《史记》没有记载,但回顾之前的事情,毋庸置疑的是禹的势力越来越强大,而天子的权势越来越小。舜南巡,到底是主动的行为,还是被流放呢?
7、舜死之后,禹让位给舜的儿子商均,其实跟之前舜让位给尧的儿子丹朱一样,给你也拿不走,只是走个过场,得到让国的美名。
8、封商君,以客人的礼仪相待,则完全是一个更高级的报复。反正你也掀不起多大的浪花,给你虚的荣誉,但不给你实际的权力,但让你痛苦的活着,侍奉杀父仇人,这也正是禹曾经所经历过的。
结论:禹即位为天子,很有可能是因为自身实力太强,通过***而夺取***,并非通过禅让而继承大统。
相关分析可搜索头条号:师说历史。有文章做详细分析。
根据先秦时代的史书竹书纪年的记载,没有一个是禅让的。全都是权利斗争,尔虞我诈!
竹书纪年成书的年代没有儒家的祸害,因此记录可没有所谓春秋笔法,全是***裸的实锤。所谓禅让只是儒家的一厢情愿,真实的历史虽然我们无从得知,但人***望本就是无限的,哪里来的圣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名正言顺的历史***是什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名正言顺的历史***是什么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39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