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宋史宋书人物传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宋史宋书人物传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宋书》内容是南北朝时期南朝刘宋的历史,后来编写元朝脱脱编写两宋历史的时候,为了区分以前的《宋书》,取名《宋史》。 《宋史》写的是北宋到南宋的历史(960——1279年)的历史。从《宋史》之后的正史都是以“史”命名。
《宋书》内容是南北朝时期南朝刘宋的历史,后来编写元朝脱脱编写两宋历史的时候,为了区分以前的《宋书》,取名《宋史》。
青绳(青绳) 解释: 青色的绳子。
古时用它缠束图版、界划天 子经过的御道和围范帝王郊祀的坛场。《 宋书·符瑞志上》:“乃有龙马衔甲……甲似 龟,背广九尺,其图以白玉为检,赤玉为 字,泥以黄金,约以青绳。” 唐 王建 《温 泉宫行》:“十月一日天子来,青绳御路无 尘埃。”《宋史·礼志二》:“南郊坛制…… 元丰 元年二月,诏内壝之外,众星位周环 ,每二步植一杙,缭以青绳,以为限域。射死契丹大将的弩箭有很多,但是最著名、功绩最大、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支,就是在澶渊之盟前,澶州城下射死萧挞揽的那一支。这一支箭,是由三弓床弩射出来的。
三弓床弩,又称“八牛弩”,箭矢以坚硬的木头为箭杆,以铁片为翎,世称“一枪三剑箭”。在无法与北方骑兵硬碰硬的宋代,这些弩箭就是最强大的战略武器。
之所以叫三弓床弩,是因为为了发挥更大的射击效果,设计者把三张大弓合并起来,需三十人才可拉开。需百余人绞轴张弦,箭矢状如标枪,三片铁翎就像三把剑一样。床弩也可发射“踏橛箭”,成排成行地钉在城墙上。攻城兵士藉以攀缘而上。《宋史·魏丕传》记:“旧床子弩射止七百步,令丕增造至千步。”宋代一步合1.536米,千步有1536米,这是古代射远武器所达到的射程最高纪录之一。
景德元年(1004年)澶渊之战,宋军在城头安设床子弩。辽军攻城。守弩兵士惊,匆忙中击牙发弩,箭矢雷动而出,不意正中辽军阵内的主将萧挞揽,登时毙命,辽人因主将殒命,无心恋战,遂与北宋议和。
中国历史上射出来的箭不知有多少,但是从没哪根箭,像这支箭这么伟大,这么功德无量。
萧达凛,又译作挞览,辽国名将,1004年在宋辽澶州之战中被宋军射杀。据《宋史》记载:
从记载看很明显,挞览是被床子弩所射杀。
床弩,简单的说就是一种巨大号的弩,不由人持发射,而是固定在木架上,由一人或多人,通过绞盘或者其他机械方式上弦并击发的一种武器。
床弩在中国的历史十分悠久,如果看文献,最早的记载始自春秋,《墨子》中有“连弩之车”的记载,所考证“连弩之车”指的就是床弩。从实物来看,最早的大概是有战国的出土床弩,可自行查索。
床弩在宋朝时发展到顶峰,《武经总要》里面记载了各种各样的床弩:
手射弩,三十人张发,射程二百五十步
斗子弩,四人张发,射程一百五十步。
床子弩,其中最厉害的是八牛弩,一种重型武器,需要几十个才能拉开,依靠几张弓的合力把箭射出去,射程达到1500米。檀渊之盟前,辽国前锋大将萧挞览巡视战场时就是此弩射杀,从而促使了宋辽和谈。
床子弩的箭比较特殊,有一米多长,箭头是圆形铁球,靠箭头从高空下坠力冲击杀敌,而精度比较低,主要打击敌方密集型队伍。床子弩使用不便,一次需要五六个人重新填装,因此更多的时候作为守城利器,也可用于攻城,很少用于野战。
冷兵器时代的“大炮”,弩箭的登峰造极之作——床子弩。
弩箭本来就是威力巨大的远程兵器,在火器时代来临之前,绝对是战场上最重要的武器之一。
床子弩实在普通弩箭的基础上巨大化,制造出怪物一般的“巨型弩箭”。顾名思义,床子弩已经不能单兵操作,它就像一张床一样大。通过几张弓产生的合力,将巨大的弩箭射出,最远射程可以达到1500米。
床子弩在守城作战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最有名的一次,莫过于宋辽之间的澶渊之战。当时辽国大军在萧太后的亲自率领下,打到了澶州。
辽军大将萧达凛指挥军队攻城,自己在远处观察形势,发布命令。在萧达凛的常识中,自己所处的位置远离前线,是非常安全的。
在城楼的防守的宋军很快发现,远处有一位辽军大将,似乎正在不断地发布命令,安排辽军攻城。于是,宋军推出了床子弩,在城楼上一字排开。
然后装上一米多长的弩箭,十多人合作转动轮轴,拉开弓箭。在萧达凛毫无防备的时候,城楼上的床子弩一阵齐射,直接将萧达凛射***下,当场死亡。
澶渊之战前,宋军情报网获取了大量有价值的情报,对于辽军的动向和***非常清楚,在景德元年七月,也即战争爆发前数月,把河东的“广锐军”一万五千余骑兵,调动到了河北。
宋军士兵饭后之余,闲来无事,守着一张床弩,恰好看到萧达凛亲自前来侦查督战,于是威虎军头张瑛瞄准其头部一箭射去,萧达凛顿时一命呜呼。
宋军射杀辽军契丹大将萧达凛的是一种***弩的兵器,属于古代一种威力较大的弩,床弩的发明不晚于东汉。
将一张或几张弓安装在床架上,以绞动其后部的轮轴,张弓装箭,待机发射,多弓床弩可用多人绞轴,用几张弓的合力发箭,其弹射力远远超过单人使用的弩弓。
所用箭以木为杆,铁片为翎,号称“一枪三剑箭”,这种箭实际上是一支带翎的矛,破坏力很强,床弩又可射出“踏橛箭”,使之成排地钉在夯土城墙上,攻城者可借以攀缘登城。
床弩,其射程可达三百大步,约合现在的570米,是中国古代弩类武器中射得最远的,在宋朝得到较大的发展。
在澶渊之战中,床弩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射杀了契丹大将萧达凛,但床弩构造笨重,机动性较差,随着火器的发展,床弩逐渐被废置不用。
本文本由“国平军史”发布,2018年3月26日于杭州,请关注本文作者,每天都有军史类文章推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宋史宋书人物传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宋史宋书人物传记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43795.html
下一篇
人物传记 亚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