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传记 > 正文

贾母人物传记,贾母人物传记800字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贾母人物传记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贾母人物传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关于贾母的人物传记?
  2. 林黛玉对赵姨娘不假辞色,不怕探春不开心么?

关于贾母的人物传记?

红楼梦》感触最深的人物就是贾母,贾母在整部书里可以说是一个灵魂人物,她是书中各个主人公的主心骨,是封建贾府的大家长,可见其地位极高。

贾母生于金陵四大家族的史家。生于名门的贾母自小想必受的教育也是顶端的才造就了她温润的性格和落落大方的体态。而且从贾母的品味来看也不是一般家庭的女儿。书中写她带着刘姥姥和众人游览大观园的时候去了房里,看见黛玉房间里的窗纱是绿色的,便说这园中的竹子本就是绿色的,在加上这窗纱反不配了。于是便叫人给黛玉换上新的花样,一边的王熙凤命人拿纱的时候误认错了蝉翼纱,贾母便纠正她说,这叫软烟罗是一种比蝉翼纱还要轻薄的纱。王熙凤也称得上是见多识广的人,但是在贾母面前也显得孤陋寡闻了。从窗纱配色这一节足以见得贾母的品味,绝不是普通的名门小姐能及的。

贾母人物传记,贾母人物传记800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贾母识人的眼光也是非常的独到,就比如她让王熙凤管理贾家这件事,就能看出她会识人会用人。她知道王熙凤出身大家,而且常年经商便肯定她能管理好贾府的一应银钱出入,而且更是借此卖给王夫人一个面子,因为王熙凤毕竟是王夫人的外甥女,一石二鸟可见这位耄耋之年的老人还是一如既往的精明。

贾母是一个长寿的老太太,古代妇女的年龄多为六十岁左右,像贾母这样八九十岁的老人可以说是很少见,所以贾母也素有老寿星的称号。我认为贾母高寿的原因和她的性格有很大关系,虽说精明的人大多不长寿,就比如王熙凤,秦可卿,但是贾母并非若此,她属于精明但是也会装傻的人。有种历尽沧桑波澜不惊的感觉,对待事物有一种豁达的心态就是她的长寿秘诀。

林黛玉对赵姨娘不***辞色,不怕探春不开心么?

黛玉对赵姨娘是否不***辞色暂且放放。赵姨娘主动至潇湘馆跟黛玉问好一节让人印象深刻,但深究起来让人细思极恐。

贾母人物传记,贾母人物传记800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话说那一日众姐妹都离开后,宝玉独独留下跟黛玉说了些体己话,渐渐提到宝钗的燕窝时,赵姨娘进来了……我们细想一下,当时两人各怀情愫,但因为年龄大了倒不似小时候那么亲密了,宝玉只能跟黛玉问问病情,声音必定不大,赵姨娘是否因为在门外听着忘情,渐渐因为宝黛两人的声音越来越低,赵姨娘便不自觉走了进来?

扯远了,拉回来。

纵观全书,黛玉与赵姨娘的交集寥寥无几,前面说的赵姨娘至潇湘馆是一次。而这一次,黛玉虽然知道赵姨娘刚从探春处出来,不过做个顺水人情而已,但黛玉并未因此冷落她,反而一边陪笑陪笑让座,一边让人倒茶,完全没有架子,完美展现一个大家闺秀的待客之道。

贾母人物传记,贾母人物传记800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而另一次两人同一场合出现,便是在宝玉被烫伤后。宝玉因为在贾环抄《金刚咒》时,与彩霞说笑,多时的怀恨在心加上一时的恼羞成怒,见与宝玉相离甚近,正是报复的好时机,便推翻油灯要烫瞎宝玉的眼睛,不想宝玉福大,只烫伤了一面脸。

宝玉被烫伤几日后,黛玉也因一人待着因烦闷无趣,不觉走来宝玉处,众人正好都在,大家说笑间赵姨娘和周姨娘便进来看宝玉,(赵姨娘此时刚和马道婆达成协议不久,此番前来估计为了给宝玉下蛊),众人见两人进来后,都礼貌性地让他们坐,只有凤姐和黛玉说笑,正眼也没看他们。



凤姐不看他们很容易解释,凤姐对赵姨娘厌恶已久,加上宝玉此番被烫皆因贾环,赵姨娘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凤姐自然对其更是憎恶。

而黛玉,细想也很正常,因为宝玉是她最心爱的人,宝玉被贾环恶意烫伤,黛玉自然因此讨厌贾环,赵姨娘当时也在旁边,难说不是赵姨娘授意的,黛玉为了宝玉,已经顾不得大家小姐的礼节,不***辞色于赵姨娘是正常的。

还有一个原因是,此时黛玉有可能也被凤姐用话绊住而顾不上理两人。

林黛玉对赵姨娘确实是不***辞色,问题是,她对谁“***以辞色”过?

薛姨妈好意送两枝宫花给她,她直接对周瑞家的说不是挑剩下的也不给我。人家薛家在这里也是客人,送东西给自己亲戚也就够了,不送给你完全说得下去,你凭什么发威?周瑞家的是王夫人陪房,这一句话就得罪了王夫人、薛姨妈两个。

宝玉配三百六十两银子的一料药,丫头来请吃饭,黛玉起身就走,根本不理会宝玉平时是跟她一起在贾母房里吃饭。这是你们小情侣的小争执,但王夫人、王熙凤、探春、宝钗都在场啊。别人可以不管,总该跟王夫人打个招呼吧?

湘云写了这鸭头不是那丫头的诗,黛玉马上调侃:“他倒有心给你们一瓶子油,又怕挂误着打窃盗的官司。”真正打窃盗官司的是彩云,马上红了脸。你打趣宝玉,为什么要伤害彩云?又不是有仇有怨。正应了红玉那句话:“林姑娘嘴里又爱刻薄人,心里又细”。

《红楼梦》的读者,喜欢林黛玉的,往往觉得林黛玉哪里都好,连一根头发丝都是美的,不肯承认她有任何缺点。其实大可不必。情榜之上,林黛玉的判词是“情情”。与宝玉见了鸟和鸟说话、见了鱼和鱼说话的“情不情”不同,黛玉的感情、注意力都只集中在她爱的人身上。即使是贾母的呵护备至,书中也从没写过黛玉对外祖母有任何的感情回应。

况且赵姨娘是什么人?屡次暗害宝玉,害不了宝玉就害宝玉的东西,连不是长住大观园的湘云和后来出场的宝琴都知道了。黛玉对她会***以辞色?

再说探春,她又有多大面子?不错,她与黛玉,确实比迎惜二春亲厚些,但远远比不上湘云、宝钗(金兰契之后),甚至比不上宝琴。探春和黛玉的感情,更多的是探春主动:兼慕薛林之技,把她当成一个有才华的朋友来欣赏。

黛玉对探春,也仅有一句“你家三丫头,倒是个乖人”,是置身事外的欣赏,完全没有感情的投入。要是这样疏远的关系,也会顾忌对方的面子而对其生母***以辞色,那就不是世外仙姝寂寞林,而是知经济懂世务的薛宝钗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贾母人物传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贾母人物传记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