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正文

敦煌历史***,敦煌历史***大年表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敦煌历史事件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敦煌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敦煌飞天的历史是怎么样的?
  2. 敦煌莫高窟建设原因和过程?

敦煌飞天的历史是怎么样的?

【文藏来答】关于飞天的历史,是一个很长的故事了……

敦煌飞天始于十六国,终于元代,跨越了十朝,历时千余年,完成了从外国香音神到中国飞天的演进,形成了一种佛教造像中的中国化、民族化的伎乐飞天形象,敦煌成为飞天最后的归宿。

敦煌历史事件,敦煌历史事件大年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男”“女”之变

莫高窟初建时,敦煌地区的画师画工们对于佛教题材和外来艺术还不够熟悉,在壁画方面还处于模仿阶段,在运笔与着色方面显得较为豪放,具有粗扩朴拙之感。

敦煌石窟第285窟 释迦、多宝二佛说法

敦煌历史事件,敦煌历史事件大年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北凉时期,飞天的造型吸取了西域画法,造型朴拙,色彩厚重。身体粗短、厚重,面相丰圆,大鼻子,大眼睛,眼窝深凹,耳朵大,且多为男性,并且动作比较僵硬,飘带舞动的形式单一,身形呈“U”字。

到了北魏时期,虽然总体造型仍以西域飞天为主,但具体形象上已发生了变化,逐渐流露出中原之风。最明显的标志之一即飞天开始出现由男性转为女性的趋势,显露出女性婀娜秀美的体态。此时飞天的脸形已由丰圆变得修长,眉清目秀鼻丰嘴小,五官匀称协调。头有圆光,或戴玉珠宝冠,或束圆髻。

敦煌莫高窟第272窟 天宫伎乐和飞天

敦煌历史事件,敦煌历史事件大年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西魏:承上启下的时代

西魏时期,中原的佛教、道教向西传到了敦煌,敦煌飞天将西域飞天、中原飞天、道教飞仙相互交流融合,出现了三类飞天:

敦煌莫高窟建设原因和过程?

据唐《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一书的记载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乐尊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此后法良禅师等又继续在此建洞修禅,称为“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后世因“漠”与“莫”通用,便改称为“莫高窟”。另有一说为:佛家有言,修建佛洞功德无量,莫者,不可能、没有也,莫高窟的意思,就是说没有比修建佛窟更高的修为了。

北魏、西魏和北周时,统治者崇信佛教,石窟建造得到王公贵族们的支持,发展较快。

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莫高窟更是兴盛,在武则天时有洞窟千余个。安史之乱后,敦煌先后由吐蕃和归义军占领,但造像活动未受太大影响北宋西夏和元代,莫高窟渐趋衰落,仅以重修前朝窟室为主,新建极少。

元代以后敦煌停止开窟,逐渐冷落荒废。明嘉靖七年(1528年)封闭嘉峪关,使敦煌成为边塞游牧之地。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平定新疆雍正元年(1723)在敦煌设沙州所,三年(1725)改沙州卫,并从甘肃各州移民敦煌屯田,重修沙州城。乾隆二十五年(1760)改沙州卫为敦煌县,敦煌经济开始恢复。莫高窟开始被人们注意。

九层楼内的弥勒大佛

光绪二十六年(1900)发现了震惊世界的藏经洞。不幸的是,在晚清******无能、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特定历史背景下,藏经洞文物发现后不久,英人斯坦因、法人伯希和、日人橘瑞超、俄人鄂登堡等西方探险家接踵而至敦煌,以不公正的手段,从王道士手中骗取大量藏经洞文物,致使藏经洞文物惨遭劫掠,绝大部分不幸流散,分藏于英、法、俄、日等国的众多公私收藏机构,仅有少部分保存于国内,造成中国文化史上的空前浩劫。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敦煌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敦煌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