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戊子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戊子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建安戊子是公元208年。
这是东汉末帝第十三世汉献帝刘协在位时的年号,是为建安十三年。献帝刘协八岁登基公元189己巳至公元220庚子,在位三十二年曾用永汉、初平、兴平、建安、延康五个年号。此时天下大乱,曹操趁乱挟天子令诸侯,渐把持东汉朝政,公元220庚子,操之子曹丕最终废除献帝自称皇帝,改国号魏、改年黄初。东汉灭亡。
建安戊子年是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
建安是东汉末年汉献帝的第五个年号,从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一月到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三月。
建安戊子年(208年)在我国发生的重大***有蔡文姬归汉、赤壁之战,汉献帝废三公,复设丞相(任曹操为丞相)、御史大夫。
答案如下:
1768年。
乾隆皇帝是公元1735年雍正帝去世以后继承皇位的。在中国古代是用天干地支搭配计算时间的每六十年一个轮回。戊子年与其他年份一样是六十年一个轮回。
清高宗弘历 乾隆三十三年 1768 戊子。
乾隆戊子到今有255年。
戊子年就是干支历的六十甲子中的一个,60年一周期。中国传统干支纪年中一个循环的第25年称“戊子年”。年份数除以60余28,或年份数减3,除以10的余数是5,除以12的余数是1,自当年立春起至次年立春止的岁次内均为“戊子年”。
***都是敌对双方的宣传不能当真应实事求实,,无论古今中外战争的目底就是掠夺财富和土地,奴化人口,抢到土地钱财沒有人口不行,掠夺再多人口沒有土地也不行。敌方***如麻,我方爱民如子
都不可靠。
我60岁,小时候经常听爷爷说一些古时候的故事,其中就有,八月十五杀***,朱洪武伐山东。
说元朝和明朝争天下,元朝的军队以及亲元朝的百姓,伪装成百姓干农活,用的工具叫锄头,上边是木把带刀剑,下边带锄头的是一节圆铁锥,明朝的军队来时都装在一起看起来就是个农具,一旦战事起了,或者明朝的军队不注意,他们就抽出刀来,袭击明朝军队。明朝军队再来报复时,又成了百姓,又找不到了。后来发现了这个秘密,朱元璋就命令常遇春和胡大海平定山东,明军平行推进,遇村必徒,见人就杀,导致山东很多地方的人基本灭绝。还说人死后生了很多红头的大苍蝇,苍蝇的见人就叮,叮者必死,可能是瘟疫吧,后来山东几乎没人了,所以才有后来山西大槐树人迁山东的说法。说后来山西来的人,小脚指甲分两个,原山东的人只有一个,我也发现有的人有一个,有的人有两个,甚至一家人也不一样,这个说法不一定准确,但是从生物观点来说,也说得过去。
另外,我发现我们山东很多姓氏续家谱的时候,有的人家谱40多世,有的人只有20多世,二十多世的,很多绪言里直说从山西迁来,作始祖。而40多世的,基本是从山区里出来的,这也说明了一点,可能当时真有伐山东,大槐树等这回事。不过史书是否记载就不知了。毕竟历史记载的也不一定真实,皇帝只捡好的说。
我们鲁西南也有关于胡大海杀光我们这里的人的故事。小时候一个教语文的老师给我们讲过这个故事,太具体记不清了,大概意识是胡大海小时候过得比较穷以讨饭为生,在我们这里讨饭没有人给他吃的还经常殴打他。后来遇到朱元璋就参加了朱元璋的军队,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胡大海就要求带兵来报复。朱元璋开始不同意,可是耐不住胡大海一直闹就答应让他带军队过来。但是只答应让他杀一箭之地,就是拿弓射出一箭,跟着箭去杀,杀到箭落地的地方就停止。得到允许的胡大海带着军队就来了,他拿出弓箭胡乱的射了一箭,正巧天上飞过来一个乌鸦叼着箭就飞走了,于是胡大海就跟着乌鸦四处杀,就把我们这里的人全给杀光了。
后来朱元璋一看不行啊这里土壤肥沃没有人耕种怎么行,于是就从***县强迫农民迁移到我们这里,由于大家都不愿意来就用绳子把手绑上一排排的绑一起让军队看着押送过来了。老师告诉我们,我们这里的老人都喜欢背着手走路就是因为当初迁移的时候大家都是背着手绑在一根绳子上的,时间长了就养成了背着手走路的习惯了,这样一代代传下来,都喜欢背着手走路。还有我们这里管大小便都叫解手,小便是解小手,大便是解大手。老师说这也是当初迁移过来的时候手都被绑着,要方便的话就得请押送的士兵给解开,时间长了大家都把方便叫做解手了,这个解释视乎还是有点道理的。
关于胡大海杀光这里的原居民这一说好像没有什么依据,但是我们这里很多都是从***县迁移过来的好像真有点道理。当时的情况应该是由于战乱我们这里死的人比较多,后来明朝建立就从当时人口比较多的山西迁移过来一部分农民。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戊子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戊子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8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