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正文

208年的历史***,208年的历史***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208年的历史事件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208年的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历史上真实的长坂桥之战,张飞是不是真的以20多骑击退数万曹军?
  2. 公元183年陈胜喊了什么?
  3. 携民渡江是真实的吗?
  4. 从历史上或现实中举个借助天时取得作战胜利的例子?
  5. 公元220年真的是三国英杰们的“劫难”吗?到底发生了哪些大事?

历史上真实的长坂桥之战,张飞是不是真的以20多骑击退数万曹军

演义中第四十一回中,刘备十万军民逃跑时,于当阳长坂坡被曹军追上,再一次遭到惨败。刘备丢下老婆、孩子独自逃走。在逃出重围后,糜芳向刘备报告,说赵云叛变投敌,归顺曹操了。刘备对此一点也不相信,认为赵云在他最危难的时候都没有背弃自己,现在也不会离他而去。

张飞却不以为然,叫嚣着“要去一矛刺死赵云”的话,带着20多骑回到长坂桥。他来到长坂桥后,看到桥东有一带树林,心中生出一计,让手下20多骑都砍下树枝,拴在马尾上,在树林之间四处奔跑,尘土飞扬,给人的感觉,就是有千军万马。

208年的历史事件,208年的历史事件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赵云经过不懈努力,从曹军之中救出甘夫人及小阿斗,被张飞放过,拦住曹操大军。第一个到达的大将文聘,接下来是曹仁、李典、夏侯惇、夏侯渊、乐进、张辽、张郃、许褚等大将,这些大将看到张飞在桥上“横矛立马”,怒目横眉,又害怕是诸葛亮的计策,不敢动手,派人向曹操报告。

曹操得到报告,来到长坂桥,看到张飞“睁圆环眼”,心中疑心大起,再想起当年关羽曾说过他的三弟张飞千军万马之中取敌将首级如探囊取物,顿时拿不定主意。在“张翼德在此,谁敢来决一死战”的三声大喝之下,曹操手下大将夏侯杰心里崩溃,被吓得肝胆碎裂,摔倒在马下而亡。曹操也被吓得够呛,带头逃走,数万曹军也跟着逃走,还发生了踩踏事故,死伤无数。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曹操身边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操便回马而走。于是诸军众将一齐望西逃走。正是:黄口孺子,怎闻霹雳之声;病体樵夫,难听虎豹之吼。一时弃枪落盔者不计其数,人如潮涌,马似山崩,自相践踏。

208年的历史事件,208年的历史事件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有人说,这是演义中的事情,是罗贯中的艺术加工,在正史上,张飞也是凭借20多骑击退曹军的吗?下面看看正史中的相关记载,便知真***。

据《三国志》记载,公元208年,曹操挥师南下,征讨荆州,恰逢荆州牧刘表病死,继任者刘琮投降,他兵不血刃拿下荆州,依附荆州牧刘表的刘备不得不再次逃亡。正史上,刘备也是带着数十万老百姓逃走,速度很慢,仅一天一夜便被曹纯的5000虎豹骑追上。

或许,张飞这辈子最值得吹嘘的,就是长坂坡上吼那么一嗓子。

208年的历史事件,208年的历史事件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一嗓子,着实了得,不仅震得夏侯杰肝胆俱裂、口吐胆汁、栽于马下,还吓得曹操十万大军直接后撤了三十里地。


因为曹军逃得太过狼狈,太过仓促,军旗、武器等军需物资扔的满地都是,还发生了***,挤死的,踩死的,吓死的,不计其数。

张飞这一嗓子堪比金毛狮王的狮子吼,估计金庸写狮子吼功,灵感便来于此。

当然,吼死夏侯杰,吼退十万大军,是《三国演义》的情节,那么,真实历史上究竟有没有这个桥段呢?

有的!

据《张飞传》记载:

张飞的确喊了“谁敢与俺决一死战”,曹军的确***胆寒,不敢近前与张飞单挑。


不过,与《三国演义》不同的是,张飞“据水断桥”,什么叫“据水断桥”?

就是张飞拆了桥,他和曹军之间隔了一条小河,小河有多长呢?史书上并没有记载,但当时正值夏秋交替之际,荆州又多雨水,河水涨满,小河肯定不会太窄,或许二、三十米,反正马肯定跃不过去。

可是在《三国演义》里,张飞与曹军对峙之时,并没有拆桥,当时的情景是:张飞带着二十骑在桥的这边,曹操带着十万大军在桥的另一边,隔桥相望。

确切的纪录倒是没有,不过肯定多于20骑以上,个人研究估计在百骑和千骑之内,觉得不会只有20骑,

长坂桥是《三国演义》里面一段非常有名的故事,也是《三国演义》中赤壁大战前的一段非常激烈的铺垫战役

此战按书中展现,是三国中的两位猛人的炫技的重要一战,此战是赵云的长坂坡到长版桥结束,以曹超逃跑撤退而告终,

故事以赵云七进七出曹营,杀的曹军毫无办法,全线以一个任务为贯穿,就是救出幼主刘禅,最高峰的阶段,就是张飞出场,长坂桥一喝,让曹军吓破了胆,最后吓死一个,吓跑一堆,成为了以弱胜强的千古美谈。

有人说演义总归是演义,为了突出张飞的雄伟,才安排了只有数十骑兵的出现,如果换在古代,能够做到这样淡定还能退敌的不多,除了飞将李广,就是那个赶着五千人跑的刘寄奴了,可是这些都是个案,

那么张飞到底在长坂桥上有多少人呢,真实的情况,我可以看看比较靠谱的《三国志》

先主背曹公依袁绍、刘表。表卒,曹公入荆州,先主奔江南。曹公追之,一日一夜,及于当阳长阪。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一个人一声吼就顶住了数万大兵,这也就小说里头整个***而已,现实当中您当不得真,虽然张飞确实属于万人敌的大将,这确实夸张了,毕竟老话都说了,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吗?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问了:“那么张飞蹲在长板桥一声吼,这事到底有没有呢?”

这事到真是有,张飞吼住的可不是数万大军,而是曹操的一支小股追击部队,也就是五千来人,领兵大将是曹纯算是曹操的亲戚,也是一员大将。

当时曹操带着大兵到荆州这块抢地盘,大家伙也知道荆州是人家刘表的地盘,这空挡正赶上刘表病逝了,那么他的儿子刘崇继承了刘表的衣钵。

刘崇这位子还没有做稳当,就碰到曹操挥舞着大棒冲了过来,刘崇感觉自己身子薄扛不住,所以压根就不用打,就从城门洞里出来举手投降了。

咋说呢?这事好说不好听啊!连兵器都没有碰撞一下就这么降了,丢人啊!

所以这投降的事,他就没有和待在宛城的刘备说。

当刘备发觉刘崇这人不厚道的时候,人家曹操的大兵就已经笑呵呵的来到了宛城。

宛城这嘎达就是一小城,压根就扛不住曹操的暴击,所以刘备这就准备跑了。

这是在《三国志》里明确记载的,应该是真实的故事,不过曹操没有数万人马,只带了五千兵马。

三国志记载,刘表死后,曹操夺取荆州,刘备往江南逃跑,曹操带精兵五千,昼夜追赶三百里,在当阳长板追上了刘备,刘备听说曹操追兵到了,丢下妻儿逃跑,让张飞率二十名骑兵断后。

张飞折断了长板桥,站在河边骑着马拿着长矛,瞪着眼睛对曹操的追兵大喝:我是张翼德,你们当中谁有胆量,过来和我一决生死,曹兵见张飞威猛,没人过来和他交战,就这样解除了一次危机。张飞在长板桥喝退曹兵是真有其事,不过曹兵没有数万人马,只有五千人。

曹兵是日夜追赶刘备,到长板已经人困马乏了,所以不敢和张飞交战,曹兵也不知道张飞带了多少人马,要知道仅有二十人,估计张飞也就领盒饭了。

三国演义里是这样描写的,张飞听人说赵云投降曹操去了,带二十名骑兵来到长板桥,打算遇到赵云一枪刺死,来到长板桥后,张飞命二十名骑兵在马尾巴上绑上树枝,在树林里骑马奔跑,冲起尘土做为疑兵,张飞骑马横矛,立在长板桥上。

赵云抱着幼主刘禅来到桥边,张飞和赵云解除误会,放赵云过去,拦住了追来的曹兵。曹军见张飞怒目横眉,身后树林里尘土飞扬,怕有伏兵,不敢上前,这时候曹操率大队人马赶到,张飞大叫:我是燕人张飞,谁敢和我决一死战。这一声喊就像半空里打了个劈雷,曹军听见,无不胆寒,曹操曾听关羽说过:张飞在万马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就像从自己兜里掏东西一样),他嘱咐诸将,不可轻敌。

张飞又是几声大叫:战又不战,退又不退,确是为何。曹操身边一个叫夏侯杰的将领,不知道是心脏病犯了,还是让张飞吓破胆了,一头栽下马去了,曹操回马就跑,曹兵曹将也纷纷逃跑,丢盔弃甲,自相践踏。

这显然是根据三国历史进行了演义,使张飞喝退曹兵这段更加精彩,,不过张飞喝退曹兵确有其事,演义里只是经过了艺术加工而已。

公元183年陈胜喊了什么?

陈胜(?-前208年),字涉,阳城人,发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成为反秦义军的先驱,是中国农民起义第一人。陈胜号召大家起义原文是:“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携民渡江是真实的吗?

携民渡江是一个历史***,是真实存在的。
据历史记载,携民渡江是发生在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后的一个***,当时孙权在青龙江南岸骑马寻找船只时,遇到了三位来自北岸的老翁,其中一个叫黄祖,他提供了船只帮孙权渡江,这个历史***已经被多个历史文献所记载,如《三国志》、《资治通鉴》等。
携民渡江虽然只是一个小故事,却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珍贵瞬间,它展现了人性的光辉和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人文遗产,值得我们去铭记、去传承。

从历史上或现实中举个借助天时取得作战胜利的例子?

赤壁之战。公元208年,曹操率领百万大军,向一举击败东吴国,在赤壁,与周瑜的三万骏马隔江相望。

曹军多数是北方人,不熟悉水战,都站不稳,一交锋曹兵就大败。曹操又下令用铁链将战船连接起来,黄盖和周瑜密探了一番,想出了苦肉计,第二天,黄盖家庄不服从军令,与周瑜顶撞起来,周瑜打了黄盖。

黄盖一气之下写了一封投降书给曹操,黄盖选取了十艘战船,船上装满干柴,并再上面浇上油。一切准备停当的黄盖带领战船乘风向长江北岸驶去。满载引火物的战船向曹营驶去,当船离曹军还有二里时,黄盖下令点燃战船,而船上的官兵都跳上小船,战船像一条条火龙向曹军的舰队冲去,打败了曹军。

赤壁之战一一就是善于利用天时和地利等自然条件,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

公元220年真的是三国英杰们的“劫难”吗?到底发生了哪些大事?

我相信喜欢三国的朋友绝对忘不了公元220年,不知道是否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在这一年,许多影响时局的大事相继发生,许多我们熟知的三国名人也都于此年命赴黄泉,好似命中注定的“劫难”,而且其中多人都死得相当离奇!似乎这一年的剧变正是为了一个新时代的开启而做准备。那么公元220年到底发生了多少大事呢?又有那些三国名人在此年命陨呢?一起来了解下这“离奇”的一年吧。

1:曹丕称帝,东汉王朝彻底灭亡。公元220年十月二十九日,汉献帝被迫禅让,曹丕称帝,长达195年,历经12帝的东汉王朝名实俱亡。曹丕登坛受禅,登上皇帝的宝座,改国号为魏。

2:孟达叛蜀投魏。公元220年,刘封孟达这对好友闹不和,孟达一气之下率部投奔曹魏,后率军攻打刘封。

3:孙吴夺得荆州。公元220年初,关羽兵败被捉,荆州重地被孙吴一举夺得。

4:苏则平定河西叛乱。公元220年,凉州军阀曲演叛乱,被曹魏大臣苏则平定。

关于三国始于何年向来说法不一,有说184年,190年或208年的,不过现代一般将公元220年作为三国时期的开始,这是为什么呢?一来是东汉于此年正式覆灭,二来由此年开启的三国鼎立形式基本维持到了三国时期的结束(280年)。这一年,荆州被孙吴所夺,魏国对河西之地的掌控基本稳固,蜀国力量大损,基本奠定了后来三国鼎立的形式。

公元220年,有许多我们熟知的三国名人于此年命陨,是在令人叹惜!

1:关羽。公元220年初,关羽败走麦城,被吴将潘璋擒获,后被斩杀。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208年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208年的历史***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