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远县属于安徽省滁州市管辖。定远县是滁州市国土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地处江淮分水岭北侧,滁州市西北部,国土面积3001平方公里,辖22个乡镇,两个园区,是省级园林县城、双拥模范“七连冠”县和全省创建文明工作先进县。
简介:定远县,隶属于安徽省滁州市,地理坐标约为北纬32°12′一32°42′、东经117°12′一118°5′之间,位于安徽省东部,地处江淮之间,皖东腹地,长江三角洲地区西部,区域面积3001平方公里。
定远站位于滁州市定远县池河镇青岗村境内,是京沪高铁的一个车站,隶属上海铁路局蚌埠站,现为二等站。定远站,是京沪高铁23个停靠站中的一站,是京沪高铁安徽境内四个客运站之一,同时也是安徽境内唯一停靠的县级站。
定远县,位于江淮中部,安徽省东部。定远南依合肥,西邻淮南,北连蚌埠,东接滁州。近入南京都市圈、合肥经济圈,远融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定远总面积2998 平方公里,辖16镇6乡,是皖东人口最多面积最大县。
东城遗址 东城遗址,位于安徽省定远县大桥镇三官集油坊村。据明朝嘉靖年间高鹤编纂的《定远县志》记载:在定远东南离县城50华里的东城遗址;三官集故城遗址,轮廓非常明显,有内外两城。
藕塘镇:藕塘镇位于定远县东南30公里处,与滁州市南谯区接壤。藕塘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物产丰富,山清水秀,经济繁荣,有千年古镇之风韵,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荟萃,素有“小莫斯科”之誉称。
1、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 这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曲,让世人都知道开封府有个包青天。但您不知道,这样一位青天大老爷,包拯仕途起步的第一站,便是首任定远知县。
2、安徽滁州市定远县,包公任定远县的旧址,就是现在定远县粮食局大院所在地。
3、包公名拯,字希仁,今合肥人。生于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卒于宋仁宗嘉祐七年(1062),终年64岁。据省、府、县志载: “宋仁宗天圣年间包拯任定远知县。
4、定远县位于安徽东部,隶属滁州市。东距南京130公里,南距合肥90公里,西距淮南60公里,北距蚌埠70公里,处于南京、合肥淮南、蚌埠之中心。交通通信十分便利。属南京1小时经济范围。
1、定远县位于中国安徽省东部,隶属于滁州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据史书记载,定远县始建于春秋时期,当时被称为“棠邑”。秦朝统一天下后,设立郡县制,定远县成为九江郡的一部分。
2、地理环境与人文背景 安徽省定远县位于中国的东南部,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这个地区在历史上一直是人口稠密、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之一。定远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有利于家族的发展和迁徙。
3、在历史中,“定远”也有一定的地位。它曾是明朝开国大将蓝玉的故乡,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在明朝时期,“定远”还是一个重要的军事重镇,曾经历过多次战争和变革。
4、庐州合肥人。天圣五年进士入第,尝为定远令。公廉正直,明信威果。事除积弊,宿吏胆破。听断烛隐,豪右敛迹。以忠信知端州,迁殿中丞,拜监察御史。历迁谏议大夫,权御(少)[史]中丞。
5、年末,定远县户籍总人口为***9569人。秦汉时境内曾置阴陵、东城二县和曲阳候国,南北朝梁武帝普通五年(公元524年),置定远县,古寓“安定远方”之意,至今有近1500年历史。
6、定远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古以来就是人才辈出、英才云集之地。在历史上,定远县曾是秦朝县治所在地,是江淮地区的重要经济文化中心之一。
界牌集镇位于定远县城东南32公里处,系定远县东南部边缘,地处四县(区)交界,东与南谯区毗邻,南与肥东县相连,东南部与全椒县相近,俗有“鸡鸣犬吠闻四县“之称。因处于四县(区)交界处,曾立牌为界,故取名界牌。
后因王姓大量迁来,以其迁来最早,人口最多,以当地耳语习惯之故,改名“界牌口村”。谱载,房氏于明初自山西平阳府迁来建村,因西有两省界牌,东有沙河渡口,取名界牌口村。
界牌镇,隶属于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地处丹阳市东北部,东至长江夹江与扬中市西来桥镇隔江相望,隔江相望,南与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交界,西与丹北镇相连,北濒长江夹江与扬中市八桥镇相对,行政区域面积263平方千米。
据《武进阳湖县志》记载:早在汉代,孟河还只是长江边上的一个小渔村,六朝时的巴斗山﹙今丹阳市的界牌镇境内﹚还是长江中的孤岛,水涨山没,潮落山出,塔山周围原来是四面环水的洲田。
定城是江淮之间的古老重镇,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历史上有九省通衢之称。在中国几次南北大分裂中,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定城历史悠久。唐天宝四年(745年),定远县治迁至定城,此后1200多年,历经数朝代,县治基本未动。
日前,夹江县集中在界牌镇青江村的16口造纸蒸锅安装调试完毕,开始实行“集中制浆、统一治污、分户造纸”的方式蒸煮造纸原料。备受瞩目的夹江手工造纸污染问题彻底解决。
定远县位于中国安徽省东部,隶属于滁州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据史书记载,定远县始建于春秋时期,当时被称为“棠邑”。秦朝统一天下后,设立郡县制,定远县成为九江郡的一部分。
定远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秦汉时境内曾置阴陵、东城二县和曲阳候国,南北朝梁武帝普通五年(公元524年),置定远县(古寓“安定远方”之意)。千百年来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叱咤风云人物。
阴陵、东城、曲阳(战国-) 定远县境古为淮夷之地,战国时期属楚地。秦设郡县时,属九江郡辖的阴陵(今定远县靠山乡古城村)、东城(治今定远县大桥镇三官集)县。
东汉永元七年(95年)汉和帝封平定西域名将班超为定远侯,县地为其封邑,置定远域,亦名平西域、班城。
秦汉时境内曾置阴陵、东城二县和曲阳候国,南北朝梁武帝普通五年(公元524年),置定远县。千百年来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叱咤风云人物。
1、在永康搞了一个“永康自卫团”自称团长,人数不少。后来新四军在永康镇南边张家圩血战将此人活捉。由于此人在抗日中出卖革命同志,逮捕和***抗日人士,新四军决定对其五马分尸。
2、王蒙:湖州人,元杰出画家,以画山水著称,创水晕墨章法。为元四家之一。
3、王肃:(公元195~256年),字子雍,东海郡郯人。三国魏儒家学者,著名经学家。 王浚:(公元206~286年),字士治,弘农湖县人,西晋著名军事家,曾指挥伐吴的战争,大胜。 王叔和:(公元210~280年),名熙,山东邹城人。
4、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5、王诩 鬼谷子,姓王名诩,又名王禅,道号玄微子。战国显赫人物,华夏族,额前四颗肉痣,成鬼宿之象,创建鬼谷门派。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3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