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人物传记杂交水稻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人物传记杂交水稻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最近刚好读了袁隆平的口述自传,干脆和大家分享下我在这本书中获得的知识吧。
袁隆平是1930年出生的,当时新中国还成立,因为袁隆平祖父辈因机缘从务农转向了经商,因此逐渐重视起对后代的教育,所以他的父亲当时毕业于当时的南京东南大学(和今日的东南大学略有不同),他的母亲也非常知书达理,是当时少有的知识分子,所以袁隆平从小就跟着母亲学习英语,在他后来上学后,每次英语考试不用复习就能得高分。
当时正值战争时期,所以袁隆平一家为了躲避战乱,曾辗转多地,但在此期间一直没有放松袁家兄弟姊妹的教育,家搬到哪,学就转到哪,所以后来袁隆平能够在国际学术交流中自如地使用英语,全是那个时候打下的基础。
上图左一为袁隆平
而且他就读的高中是重庆博中,是教会学校,所以同样重视英语的学习。
除此之外,袁隆平也十分喜欢亲近大自然,具体来说就是喜欢游泳,所以身体素质极好,曾代表学校在湖北省省运会中取得游泳亚军。
大家都知道袁隆平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但其实在当时的环境下这很不容易,袁隆平大学时也学的是农学,具体而言是遗传育种专业。
当初选择专业时,家里人是不赞成袁隆平学农的,因为太辛苦,但袁隆平并不是不怕辛苦,而是他想起了小时候,小学老师组织他们去园艺场郊游的场景,当时鲜红的桃子挂在树上,葡萄一串一串地挂在架子上,给袁隆平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
霍元甲 (2006)
导演: 于仁泰
编剧: 王斌 / 周隼 / 杜致朗 / 李冯
主演: 李连杰 / 董勇 / 孙俪 / 中村狮童 / 鲍起静
类型: 剧情 / 动作 / 传记
语言: 汉语普通话 / 日语 / 英语
上映日期: 2006-01-26(香港)
片长: 141 分钟(香港导演剪辑版) / 111 分钟(泰国) / 104分钟
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散文家和文学家。
其一,自传介绍爱喝酒。
陶渊明在少年的时候曾经写过《五柳先生传》,说的是这位五柳先生是一个不喜欢荣华富贵而且不贪图势力的清闲人,一生只钟爱于饮酒。因为他的家境较为贫寒,所以不能经常去酒馆买酒喝。他的亲戚好友知道了,于是总是邀请五柳先生到自己家中饮酒。而后,他总是喝的烂醉如泥,晃晃悠悠的回到了家。然后在家中读书写字,过着非常安逸的生活。其实这正是陶渊明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
其二,朋友送酒把酒言欢。
陶渊明虽然喜欢喝酒,但是家境不好,时常没有酒喝。某一年的重阳节,家中没有酒可以喝,他就在屋子旁边的篱笆里面***摘了一大把新鲜的菊花,而后久坐在篱笆旁边静静地想着心事。这时候他的好友江州刺史王弘派人送美酒给陶渊明的。而后,二人开心地喝着美酒,直至尽兴而归。
其三,留钱酒家方便喝酒。
陶渊明的朋友叫做颜延之,特地从远方来看望陶渊明,临走之前,留下了两万钱给了陶渊明。陶渊明不好推脱,便收下了颜延之送他的礼物。等送走了朋友,陶渊明立马将两万钱放置于他自己经常去的酒家那里,方便以后随时可以去酒家去喝酒。可见,陶渊明的酒瘾是十分让人惊讶的。
其四,寺庙酒客能饮方去。
东林寺中很有名的慧远师傅曾经邀请陶渊明去寺中做客。陶渊明知道寺庙中是不可以喝酒的,于是就没有答应慧远师傅的要求。陶渊明对慧远说:“您那可以允许我喝酒吗?可以的话,我就去。”慧远却破例答应了陶渊明,允许陶渊明在寺庙中饮酒。
其五,稻梁各半酿酒专用。
陶渊明在江西彭泽令当县令的时候,他一上任,便让部下将几百亩公田全部种上糯米稻子,因为糯米稻子能酿造出美味的酒。然而,他的妻子却不同意他的这种做法,觉得大家都喜欢吃高粱的,而且高粱是主食。最后二人决定将这百亩公田一半面积种上糯米稻,剩下的一半则种上高粱。
其六,葛巾滤酒精于调酒。
苏轼曾经在一首诗中提到:“半斤仅漉渊明酒,二寸才容子夏宽。”其中前面一句说的就是陶渊明在酿酒的时候,等到酒该成熟之时,会将头上的葛巾取下来,过滤酒液。而后再将葛巾带到头上。可想而知,陶渊明也是一个非常擅长酿酒之人。
陶渊明不仅爱饮酒,而且很多诗作都与饮酒有关。比如他的《饮酒二十首》、《连雨独饮》、《止酒》等饮酒名篇。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人物传记杂交水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人物传记杂交水稻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41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