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河南桐柏县有什么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河南桐柏县有什么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没有提到。
1,因为桐柏县志是关于桐柏县的历史和文化的记载,魏延是蜀汉时期的将领,与桐柏县关系不大,所以在桐柏县志中没有提到魏延。
2,桐柏县志主要记录地方政治、经济、地理等方面的内容,而魏延作为蜀汉的将领更多与历史记载和文学作品相关,所以在桐柏县志中无法找到魏延的记载。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桐柏县志中确实提到了魏延。
据了解,桐柏县志是一部详细介绍河南省桐柏县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的专业性著作,其中也包括了一些历史名人的介绍。在桐柏县志中,确实有关于魏延的记载。具体来说,桐柏县志中提到了魏延在三国时期的事迹,包括他的出生地、参加战争的经历等等。
周王朝时,枣阳地区为唐国,属楚地小国;春秋时期,公元前505年,唐国被楚国所灭;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中国。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枣阳地区始设蔡阳县,属南阳郡管辖。
公元前45年,经西汉汉元帝批准,划蔡阳县的白水(今吴店镇一带)、上唐(今随州市曾都区唐县镇)2个乡,设置春陵侯国(治所在今吴店镇北的古城)。徙封刘仁(汉景帝之后)为舂陵侯。公元29年,东汉光武帝诏令,提高舂陵乡建制,改舂陵乡为章陵县;后又分襄阳县的东北地带设襄乡县,今枣阳地区由当时的蔡阳、章陵、襄乡3县分治,均属南阳郡管辖。
北魏道武帝登国年间(386—396年),废襄乡县为广昌县,属广昌郡管辖(治所在广昌县)。
公元601年,隋文帝为避太子杨广讳,改广昌县为枣阳县,枣阳名称始于此。
公元627年(唐高祖武德三年),蔡阳县并入枣阳县,属昌州管辖(治所在枣阳);同年,唐太宗贞观元年,舂陵县并入枣阳县,至此,枣阳疆域基本定型;公元636年(唐太宗贞观十年),枣阳归随州管辖,属山南东道。
公元1142年(宋高宗绍兴十二年),为抗击金兵,升枣阳县为枣阳军;1230年,枣阳为京西兵马钤辖(治所在枣阳)。公元1283年(元世祖至元二十年),枣阳属河南江北行中书省襄阳路管辖。
公元1376年(明太祖洪武九年),枣阳属湖广布政司襄阳府。
公元1644年(清圣祖康熙三年),枣阳属湖北布政司襄阳府管辖。
1913年(中华民国二年),废除府制,枣阳直属湖北省管辖。1914年5月,省下设道。枣阳初属鄂北道,后改襄阳道(治所在襄阳)。1927年,废道,由湖北省直属。1932年,省下设督察区,枣阳属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治所在襄阳);1937年,第八区改称第五区,枣阳属第五区管辖。
1930年6月,中国共产党开始在枣西筹备建立了县苏维埃,10月正式建成(治所在今琚湾镇的南禅庵),属鄂豫边革命委员会管辖。1947年12月,中国人民***刘(伯承)邓(小平)大军解放枣阳大部分地区。此后,相继建立枣阳县、襄枣宜县、随枣县、枣南县等县级人民***。
古代枣阳就是现在的枣阳市。
1、枣阳,湖北省直辖,襄阳市代管县级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唐白河入汉水汇合处的东部;东与随州接壤,西与襄州区毗连,南与宜城为邻,北与河南省唐河县相连,东北与河南省桐柏县交界,西北与河南省新野县为邻。
2、枣阳市版图总面积3277平方千米,截至2016年末,下辖3个街道、12个镇,全市总人口114.06万。2016年,该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0亿元,比2015年增长9.9%。
3、枣阳市地形以丘陵岗地为主,东北和南部分属桐柏山、大洪山余脉,丘陵起伏,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冷夏热,春秋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适中。
4、枣阳是汉光武帝刘秀的故里,也是“中国桃之乡”,为“全国十大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境内有新石器时期雕龙碑古人类遗址、九连墩战国楚墓、白水寺等文化遗存。2018年10月,入选2018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2018年12月,入选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100强。入选2019年度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河南桐柏县有什么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河南桐柏县有什么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42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