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西周的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西周的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很简单。孔子周游列国后,回到鲁国,整理文献,其中有鲁国史书《春秋》,有了《春秋》,才有《左传》。战国时期,游说之风兴起,很多人都想通过游说国君取得富贵,于是有了学习游说的《战国策》。那时各国都有史官史书,晋国的史书叫做乘(shèng),所以史书又叫史乘,楚国的史书叫做梼(táo杌,鲁国史书因为孔子的整理得以保留下来。近人林汉达的《东周列国故事集》主要取材于《左传》和《战国策》。
周朝建立之初,论功行赏,实行土地分封制。各分封诸侯“高度自治”。这种分封制初始阶段,各诸侯国把工作重点放在保障民生方面,相互之间能够和平相处。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这种分封制促进了社会繁荣稳定和发展。历史上将周朝建立一直到“平王东迁”这段时期称为西周。
西周历史中,周朝建立初期和平王东迁前夕“掐头去尾”这段时期的***历史记载并不少。只是中间部分历史***记载相对“轻描淡写”,“乏善可陈”。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太平”。
各诸候国之间都在努力过好自己的日子,各国之间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相安无事。都在尊奉朝廷设置的各种礼法,相互帮衬,相互支持,鲜有争端,少有战乱,自个过好自个的日子,天下太平,国泰民安。
历史所记载的***,大多都是因纷争而起。历朝历代的开国与覆灭,历史都会有详尽的记载。从另一方面讲,历史记载***比较多的不是大乱,就是大治。
西周掐头去尾后的中间部分相对太平,缺少这种大起大落的乱世***世景象,几乎没有影响历史走向值得记载历史***发生,用现今的话说就是缺乏炒作热点。
所以,就有了题主的疑问。
周朝确实有800多年的江山,但是西周的历史却很少有详细的历史记载,司马迁的史记在写到上三朝的时候也非常简,只有一个粗略的,帝王世系和简短的***表述加起来也就几句话而已,但是作为中国文化和文明形成的关键时期,西周为什么记载的那么少呢?
这其实也与我们历史的成熟期有关,我们开始系统性地记载国别史,是在战国时期,而记载通史是在汉朝时期,在此以前对于历史并没有那么重视,而且我们历史***具有详细的年代记载的也是周召共和之后,在此之前的历史一直是一个谜,虽然大家能够根据时间的发展和基本的年代推断出来各个时期的历史和国王在位时期的大致年限,但是真正想要知道西周的完整历史,其实更多的还依赖于考古发现,依赖于考古所出土的一些青铜铭文。
在战国以后的历史,我们进入信使时代,是可以能够在历史原始资料上找到历史发展脉络和***发展的同时,也能够记载大部分的主要历史人物。但是在此之前,我们与西方国家探讨希腊和罗马历史的基本流程是一样的,主要是在土地中发掘,也正因如此,不论是清朝末年还是民国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以后,对于上古时期的历史研究,我们更多的都处于考古发现阶段,甚至也借鉴了很多的西方理论和西方技术,与西方的一些考古团体团队进行合作,进行中华文明的探源。
但是我觉得这其实挺悲哀的,因为我们口口声声说的中华文明5000年的历史,即便算上夏,满打满算,也就4100年,即便这是4100年,我们能够真正确定的华夏民族主体脉络的最早都城也是,商朝后期的都城殷墟,而这是3700年的地方,而有确切纪年历史的周召共和大致是公元前800多年,距今也不到2900年,而普通民众最耳熟能详的历史,甚至连2800年前也算不上,最多也只是2500年前的战国时期,更有话题感。
可以说,因为我们的历史比较漫长,所以大部分人对于历史的了解也仅限于5000年文明的后2500年而已,之前的2500年,大部分人都是不知道的,知道的也是知道的一些历史典故,然后就再也没有其它的文明文化的特征,发展和社会结构以及社会发展的各种亮点都一无所知,若不是上个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我们现在对夏商周的理解也只是概念上的,还什么证据都没有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西周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西周的历史***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49779.html